"我花钱开会员,不是为了看抄袭。"弹幕里这条高赞,把《许我耀眼》推上热搜那天,我正追到第八集,手里奶茶瞬间不甜了。

谁料剧情外的大戏比剧里还抓马:制作组连夜删画面、加鸣谢,主演们排队转发倡议书,播放量却像坐火箭--1.2亿,直接杀进腾讯前三。

荒诞吗?

越骂越香,早不是第一次,但这一次,年轻人把"支持原创"刷成了新的社交货币。

你以为我们真那么正义?

别骗自己。

八成观众前一秒在微博声援插画师,下一秒就去搜女主同款白衬衫。

淘宝数据不会撒谎:关键词"许我耀眼赵露思"搜索量暴涨300%,小众设计师笑得合不拢嘴,工厂灯通宵亮着补货。

版权风波成了免费带货直播,戏外比戏内更会营销。

我闺蜜原话:"先冲衣服,再冲会员,抄不抄的,反正我穿身上没人知道。

"话糙,却精准戳穿我们的双面: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

制片方也懂。

他们算过一笔账:删掉七秒侵权镜头,赔插画师七位数,看着肉疼,可热搜挂五天省下多少宣发预算?

更绝的是"版权审核小组"这个名头,一纸公告把危机变牌坊,投资人电话那头直接喊"加钱"。

行业老炮透露:以后片尾多滚一行"已获授权",观众自觉高看一眼,版权成了新滤镜,黑红也是红,流量池里先扑腾再说。

演员更精。

赵露思在粉丝见面会上一句"我会更专注创作",轻飘飘把锅甩给幕后,还顺手立了"尊重原创"人设;陈伟霆工作室转倡议书,50万转发里一半是颜值粉,谁还记得他上一部戏被嘲油腻?

明星不怕争议,怕的是没人聊。

版权风波成了大型洗白现场,数据女工连夜做图,广场控评模板直接更新:支持维权+期待新剧,一套连招行云流水,黑词条瞬间被淹没。

最魔幻的是评分。

豆瓣7.5稳如老狗,打一星和打五星的对骂三百楼,平台偷偷笑:年轻用户占比68%,广告商最爱这口鲜活。

品牌方话术我都替他们想好了:"看,我们的受众既热血又消费力爆棚,还不快投?

"至于原创者?

插画师束蒲坤拿到赔偿,微博改名"那个告赢剧组的画手",粉丝暴涨十万,接商单接到手软。

受伤的人反而最先回血,你说这世道讽不讽刺。

所以别急着站队。

版权这道疤,揭开来是行业裸泳:上游没有统一素材库,中游抢时间开机,下游观众边骂边看。

新规草案明年才出,处罚金额还没一集演员片酬高。

想靠一纸文件根治?

太天真。

真正能让抄袭肉疼的,是咱们把"不看不买"打在公屏上,而不是骂完继续真香。

可我知道,你大概率还是会点下一集,毕竟更新已缓存,夜也熬了,不如看完再说。

对吧?

人性就这么滑头。

我写完这段,去后台看了眼数据:提到"同款"的段落停留时间最长,提到"抵制"的滑得飞快。

你看,屏幕外的我们,和剧里人一样,都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