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冯德莱恩的面,我外长一锤定音,默克尔重新出山,给27国留了个忠告
据外交部消息,2025年7月2日,布鲁塞尔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欧盟总部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会晤。这场会谈发生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关键节点,也正值美欧关系因贸易争端与地缘博弈陷入微妙境地之际。世界正悄然注视着这个十字路口的选择。
冯德莱恩(资料图)
面对复杂局势,王毅的发言掷地有声。他明确指出国际形势越是动荡,中欧两大力量越需承担三重关键责任:深化沟通、筑牢互信、共担全球治理重任。特别是"承担责任"的呼吁,蕴含深远考量--这不仅是呼吁双方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更是敦促欧盟超越意识形态藩篱,避免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王毅特意强调:"中国不是美国",其潜台词直指美国推动的"去风险"陷阱与阵营对抗逻辑,为双方关系划出战略清晰线。
冯德莱恩的回应同样传递了务实信号。她明确表示欧方致力于构建"稳定、建设性"的对华关系,期待借即将到来的中欧领导人峰会深化互利合作,尤其在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上展现共同担当。欧方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为双边互动奠定了基本盘。这一互动表明,在变局之下,务实合作仍是中欧难以绕行的共同利益锚点。
默克尔(资料图)
正当布鲁塞尔的对话余音未散,千里之外的雅典传来熟悉而有力的声音。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公开活动中对欧盟27国发出战略忠告:面对特朗普政府威胁的惩罚性关税,欧盟不应畏惧退缩,而应团结一致,准备好"以自己的关税进行反击"。这位曾引领德国十六年的政治家犀利指出,若美方一意孤行对欧盟商品加征高达50%的钢铝关税、25%的汽车关税及10%的普遍关税,美国消费者终将承受物价飞涨之苦,最终反噬特朗普自身的政治支持率。默克尔此时发声,宛如对欧盟战略定力的一记警钟。
当前美欧裂痕已非秘密。特朗普设下的7月9日贸易谈判"最后通牒"如利剑悬顶,昔日紧密的跨大西洋盟友体系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当美国以"美国优先"为名挥舞关税大棒之际,欧盟若选择无原则妥协,无异于将自身经济主权置于险境。默克尔的警告实则揭示了一个冷酷现实:单方面的退让只会助长施压者的气焰,唯有保持战略清醒与反击能力,才能在谈判中赢得尊重与空间。
欧盟(资料图)
回溯中欧半世纪交往历程,王毅所强调的"坚持伙伴定位"与"深化相互开放"绝非外交辞令。双方在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推动绿色转型、稳定国际局势等领域存在广泛共同利益。面对美国掀起的保护主义逆流,中欧若能超越分歧、聚焦合作,不仅能抵御外部压力,更能为全球南方国家树立跨区域协作的典范,为多极世界的稳定注入稀缺的确定性。
历史的指针悄然指向2025年7月。当中欧领导人峰会即将为建交50周年书写新章,当特朗普设定的谈判期限步步紧逼,欧盟27国正站在战略自主的关键抉择点。默克尔的忠告与中欧对话传递的信息殊途同归:真正的力量源于清醒认知自身价值与利益边界。全球秩序重构的棋盘上,唯有着眼长远、敢于担当的参与者,才能成为塑造未来的棋手而非随波逐流的棋子。欧盟的选择,将决定它是成为世界舞台的独立力量,还是大国棋局中的一枚被动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