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辛芷蕾在《星空演讲》里讲到:"我承认对金钱有欲望,我想红!我想成为国际巨星!"豪言壮语历历在目,这不,梦想实现了!第82届威尼斯电影节,辛芷蕾举起影后奖杯的那一刻,嘴角笑得比AK还难压住!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这是继巩俐和叶德娴之后,第三位获得威尼斯影后的华语女星!全网都在为辛芷蕾欢呼!

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沸腾雀跃的镜头里面,在评委席上还有位中国女性,温暖安静的注视着这一幕时光,仔细看都能清晰的看到眼里带着欣慰的光--她就是连续担任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的赵涛(贾樟柯导演的夫人)。有心细的网友就精准捕捉到这一瞬间:"这眼神真的绝了,揉进了心疼、欣慰与止不住的欣赏。这份欣慰,既是为辛芷蕾获奖而感,也是为中国电影获得世界认可而喜。"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为什么说辛芷蕾最该感谢的人是赵涛!我们先简单说一下中国电影这些年在国际上受到了不少的委屈。

不知道朋友们是否还都记得,当年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在威尼斯获得了金狮奖,但是很多西方媒体曲解了影片本来是对中国教育问题的那片真诚关怀。还有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在国际上火了,但外国人都很难看懂读懂,真正理解到程蝶衣的‬那份痴情吧!?所以,国内很多优秀的有深度的影片,不是时候都吃了文化差异的委屈。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这个话语权,正是由赵涛的出现,靠我们涛姐在评委团里"撕奖",一点点争取到的。她作为贾樟柯导演的夫人,也是多年搭档,带着《三峡好人》《山河故人》等优秀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走了二十多年,所以涛姐太清楚中国电影在海外评审面前,会吃哪些亏。网友也感慨道:"赵涛以细腻表演勾勒时代女性群像,从金狮影后到国际评委,用二十年履历架起中国电影与世界的对话桥梁。"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2023年,赵涛首次担任东京国际电影节的评审,真的,中国电影圈顿时就觉得有了几分底气。大声告诉评委团,以后再要评审我们中国的优秀电影,为什么山西老汉蹲在墙根抽烟不代表电影节奏拖沓,为什么一个长镜头拍荒山不是单调而是诗意,都有人帮忙解释讲述了,能够把中国文化中的细腻深意的地方说得明明白白。

所以说,在国际电影节评审席上有一个自己人,绝对不只是多一票那么简单。往小了说,她能帮具体作品说上话;往大了说,她是在参与塑造国际电影的评价标准。"网友概括的很清楚:"一个代表中国人坐着世界级电影赛事评委会的女演员,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发声者、代言人。"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最近几年中国更多有深度有内涵的电影在国际上越来越能被外国人看懂了。比如《爱情神话》里上海弄堂的市井生活,他们不再误读是"奇观",《人生大事》里的殡葬文化也不再被简单定义为"猎奇"。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有很多像赵涛这样的文化桥梁在默默努力,在帮助我们的中国电影。根据网络资料了解,赵涛多次在评审交流的时候,会给大家深入讲解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各种细节。在休息的时候,她还会跟欧洲导演聊一聊山西老醋的酿造技艺,说一说中国电影里的乡愁,就像醋香一样,闻得到却说不清,但中国人一闻就懂。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辛芷蕾获奖时赵涛的那个微笑,就更加能够明白其中的分量了!

领奖台上有中国演员的高光时刻,评审席上也有中国文化的守望者。台前的人收获掌声,幕后的人点灯护航,她(他)们都值得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