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小麦市场突变,价格波动引发农户关注。
春末夏初,正是小麦收获的关键时节,然而今年的小麦市场却给农民朋友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4月29日,小麦市场突然"变脸",多地停收、拍卖消息不断,价格走势令人捉摸不透。
小麦市场近期可谓"一波三折",仿佛过山车般起伏不定。就在昨天,还有不少农户准备按照前几日的高价出售手中的小麦,没想到一觉醒来,市场却已经"变了脸"。多个主产区传出收购站临时停收的消息,让不少赶着卖粮的农户措手不及。
据多位粮食经纪人反映,4月29日上午,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的部分小麦收购点突然宣布暂停收购,理由是"库容已满"或"等待新政策"。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的收购价格较前几日下滑明显,普通小麦每斤最高跌幅达到5-8分钱,这对于辛苦一年的种植户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
"昨天还说1.38元一斤收,今天一看只剩1.32元了,这才几天功夫啊,差价就这么大。"河南周口的张师傅无奈地表示,自家的20亩小麦本打算这两天全部卖出,没想到赶上了这波行情下跌。
价格下跌的同时,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却"大显身手"。4月29日,国家粮食交易平台上的小麦拍卖成交活跃,成交率高达95%以上,平均成交价格为每吨2780元左右。拍卖小麦的集中投放,无疑对市场价格形成了一定压力。
那么,今天各地的小麦价格具体是多少呢?
河南地区:普通小麦收购价在1.32-1.36元/斤不等,优质强筋小麦可达1.42-1.45元/斤,较前几日平均下跌0.06元/斤。
安徽地区:普通小麦价格在1.33-1.38元/斤,较昨日下调0.04-0.07元/斤不等,部分地区收购点已经暂停收购。
江苏地区:普通小麦收购价格为1.34-1.39元/斤,高筋优质小麦最高可达1.46元/斤,但收购积极性明显不如前几日。
山东地区:小麦价格相对稳定,普通小麦在1.35-1.40元/斤,较昨日小幅下调0.02-0.03元/斤。
河北地区:普通小麦价格在1.36-1.39元/斤,较昨日基本持平,个别地区略有下滑。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小麦市场突然"变脸"呢?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首先,前期小麦价格持续上涨,已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市场需要一定的调整;其次,国家临储小麦的持续投放对市场形成了一定压力;第三,随着天气转暖,南方地区的小麦陆续进入收获期,新小麦即将上市,对当前市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对于广大种植户来说,面对当前的市场变化,应该如何应对呢?
专家建议,不必过于恐慌。目前的价格调整属于正常的市场波动,且当前小麦价格与往年同期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对于手中有余粮的农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分批出售,既能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又能保证一定的销售收益。
同时,种植户也可以关注国家粮食收购政策。今年国家继续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202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为每斤1.17元,这也为小麦价格提供了一个"安全垫"。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短期内小麦价格可能会有所波动,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国内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小麦等主粮价格仍有一定的支撑。
农业专家提醒,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农户朋友们一方面要理性看待价格波动,避免盲目跟风;另一方面也要积极了解市场信息,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渠道销售自己的粮食,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利益。
总的来说,4月29日小麦市场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脸",但这种波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正常现象。对于种粮农民而言,既要有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要有把握市场机遇的眼光。相信随着市场的逐步稳定,小麦价格也将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