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拿奖拿到手软的神剧,开播不到半年就被前编剧实名锤成筛子,连带陈道明也被拖下水,热搜挂三天掉不下来。
程骏年把身份证、工牌、剧本批注一页页晒上网,时间线拉到2017年。
他说自己写了金融主线,月薪四千,离职原因是王家卫一句"推翻重来"。
剧组反手甩出考勤:此人开机三个月就消失,还顺走硬盘。
两边各执一词,网友只能先吃瓜。
中国编剧协会刚出的年报显示,去年署名纠纷比前年涨了近四成。
很多项目换三四拨写手,最后字幕里只剩总编剧大名,其余全变"素材提供"。
程骏年不是第一个跳出来喊冤的,只是《繁花》流量太大,把遮羞布一次性扯光。
秦雯的名字跟着奖杯一起上热搜。
她自称写了百万字,观众却翻出早期剧本围读照片,主笔栏里根本没有她。
更尴尬的是一段私下录音:她评价程骏年"只会写谈恋爱",转头自己拿奖。
白玉兰评委还没回应,豆瓣已经刷起低分。
陈道明更冤。
他十几年前给秦雯递过机会,两部戏客串没要片酬,还推荐书单。
录音里却被吐槽"装文化人"。
网友把央视《读书》节目片段翻出来,老爷子讲得慢条斯理,书单里的《瓦尔登湖》馆藏记录明晃晃盖着国图红章。
中国影协罕见发文:别拿无知当个性。
事情越滚越大,抖音放出20分钟未剪录音,里面提到剧本推翻11次,每次都要新写手接盘。
投资方急了,发律师函指控程骏年泄密,索赔金额没写,评论区先刷"先把署名还人家"。
陈道明那边始终没说话,太太杜宪只在朋友圈回了四个字:清者自清。
有人扒出秦雯上一部《我的前半生》,亦舒早就公开吐槽"离我的小说差十万八千里"。
当时秦雯回"改编需要现代性",这次却拿"尊重原著"当挡箭牌。
观众不傻,同一套话术用两次,信用值直接清零。
更惨的是跟《繁花》同期开机的《酱园弄》,陈可辛执导,秦雯执笔,网友已经喊抵制。
片方进退两难:换编剧,前期投入打水漂;不换,口碑提前。
资本最现实,据说内部评估把票房预期下调三成。
回看整个闹剧,最受伤的是蹲在电脑前的普通写手。
项目黄了,名字没了,尾款飞了,连社保都断缴。
程骏年至少还有热搜,更多小写手只能吃哑巴亏。
行业不解决署名规则,今天有程骏年,明天就轮到你我他。
王家卫的慢工出细活曾是美谈,如今成了把柄。
五年磨一剑,磨走了多少无名编剧,磨出多少官司。
观众只想看好戏,幕后却像流水线,谁都能被替换。
光环再亮,也照不见底层那点辛苦钱。
陈道明选择沉默,其实是老江湖的体面。
真闹上法庭,举证拉锯又得几年,观众早换一波。
可沉默不代表没事,下次有人再想找"德高望重"的招牌背书,心里先得打鼓:会不会反噬?
招牌一旦裂了缝,粘回去也要留痕。
热搜会掉,奖杯会旧,只有作品长留。
可惜太多人把作品当跳板,把署名当筹码。
等潮水退去,留在沙滩上的不一定是珍珠,也可能是碎玻璃。
观众记不住谁拿过奖,但永远记得谁捅过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