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一夜大变"!玉米新粮要拐弯涨价了?

东北新季玉米开始大量上市,新上市的潮粮直接供应加工企业,短期市场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低开低走。而华北地区田间地头直接销售的玉米数量有所减少,潮粮供应冲击效应减弱,市场出现超跌反弹的修复行情。

本周,东北地区大部光温适宜,西北、华北、黄淮和江淮大部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墒情适宜,利于玉米等作物收获晾晒。据对东北部分地区农户调研,今年东北低洼渍涝地区玉米将出现一定减产,未受灾地区预计增产明显,预计东北地区玉米整体仍将增产。

东北新季玉米收购价格连降

10月上旬,东北新季玉米大量上市,深加工企业开始挂牌收购,价格低开低走,本周跌势持续。10月16日,黑龙江东部佳木斯地区企业新粮挂牌价在1870元/吨左右,西部绥化地区1930元/吨,周环比下降20~40元/吨,月环比下降100~150元/吨,同比下降400~500元/吨;吉林、辽宁新粮收购价多在2020~2060元/吨,周环比下跌20~50元/吨,月环比下跌100~200元/吨。

粮油市场报特约分析师认为,短期新粮上市增加供应,价格低开低走,玉米弱势状态仍将持续。一是黑龙江籽粒直收玉米上市,水分偏高难以储存,下游企业掌握市场定价主导权,季节性供应压力下,企业顺势下调收购价格;二是玉米市场从供需缺口转为供给充足并出现结余,企业没有缺粮担忧。当前市场已经形成一致性的悲观预期,贸易环节存粮意愿不足、随收随走,下游企业随采随用,新上市的潮粮直接供应加工企业,市场阶段性供过于求。

粮油市场报特约分析师预计,在直收粒潮粮供应结束或者气温下降利于玉米存储后,市场价格将见底回升,出现超跌反弹行情。一是直收粒数量有限,后期供应将逐渐减少;二是当前多地玉米价格已经跌破租地种植成本,租地农民大多反映亏损,气温下降后企业建库意愿将提高,农民可能出现一定惜售情绪;三是预期悲观导致贸易渠道和终端企业处于低库存状态,市场缺乏弹性;四是2024/2025年度玉米及其替代谷物进口预期减少,国内玉米饲用需求将明显增长,供需基本面或朝偏紧方向发展,后期市场预期扭转后,供需关系改变将推动玉米价格上行。

华北玉米市场价格继续上涨

10月16日,山东潍坊深加工企业国标二等玉米挂牌收购价2140~2180元/吨、滨州2150~2170元/吨,河北石家庄、邢台2100~2120元/吨,河南鹤壁2120~2140元/吨、周口2180~2200元/吨,周环比上涨40~80元/吨,月环比下降50~100元/吨。

华北玉米价格继续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10月份田间地头直接销售的玉米数量减少,潮粮供应冲击效应减弱,市场出现超跌反弹行情;二是前期价格大幅下跌后,部分农民不认可,出现一定惜售心理,市场供应有所减少。同时,由于贸易和加工企业大多预期悲观,前期库存普遍不高,供应减少后需要提价吸引粮源。

当前玉米正处于上市高峰,短期市场价格仍然承压,预计四季度华北玉米价格持续上行动力不足,短期价格上涨空间将受东北玉米压制。

受潮粮供应节奏影响,10月份玉米价格走势呈现"东北跌、华北涨"的分化局面,当前黑龙江与山东的玉米价差在200元/吨左右,仍不足以吸引粮源外流。短期价差将继续扩大,直至黑龙江玉米开始供应山东市场,进而带动黑龙江玉米价格上涨,压制山东玉米价格。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有所走高

10月16日,北方港口玉米(容重700g/L,水分14.5%)平舱价2190~2220元/吨,周环比上涨30~60元/吨,月环比下跌20~50元/吨,同比下降400~450元/吨;广东港口二等玉米2320~2350元/吨,周环比上涨20~40元/吨,月环比下跌10~30元/吨,同比下降350~400元/吨。据不完全统计,10月11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125.6万吨,周环比增加4.1万吨,同比增加37.6万吨;周下海量51.5万吨,环比增加9.8万吨。

由于前期南方销区企业普遍看空后市,企业库存降至较低水平。流通环节也积极压低库存,北方港口库存连续5个月下降,南方港口玉米库存也持续下降。随着国内玉米价格走低,饲用性价比明显提升,南方企业采购新季玉米积极性提高,带动港口和销区玉米价格上涨。待气温下降利于存粮后,产区玉米价格将止跌趋稳,产销区价格将回归同步波动。

10月16日,广东港口玉米库存15.4万吨,周环比下降6.3万吨,同比下降63.2万吨。其中,内贸玉米库存14万吨,外贸玉米库存1.4万吨。10月11日,广东港口进口高粱、大麦库存共计141.5万吨,周环比增加6.8万吨,同比下降10.8万吨。其中,进口高粱75.4万吨,较上周增加11.7万吨;进口大麦66.1万吨,下降4.9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