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商务部宣布实施对华出口乙烷许可证审批制度,这意味着相关美企在对华出口纯度大于95%的乙烷时需要美商务部的许可,不然无法出口。

看起来好像只是多了一道审批程序,但实际上让不让出口全看商务部的意愿,在6月4日,一家相关企业表示他们有220万桶的乙烷货物出口被驳回了,商务部不让他们出口到中国。

表面上说需要"批准",但实际就是进行了"管控",而美方之所以这样做,还是有给自己"凭空制造筹码"的打算--在4月初中方收紧稀土出口,对稀土出口实行了一批一证的管理。

因此美国的做法,可以理解为要用乙烷作为筹码,但美方的算盘打错了,能否"伤敌"先不说,乙烷不让出口对美国来说是先"伤己"的做法。

乙烷的主要用途就是生产乙烯,而乙烯在化工、医疗以及纺织等领域都能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从这一点来看的话,其主要就是应用于民生方面。

了解到这个特性的话,就不得不提美方驳回出口申请时用到的借口了,说担心他们出口的乙烷会被用在军事领域,这完全是一个站不住脚的理由。

然后话说回正题,美国搞这个审批制度,不让美企出口乙烷,对我们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吗,会像以前芯片那样被"卡脖子"吗?

先说结论,影响肯定是会有一些的,但要说"卡脖子",那还是做不到的。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我国在2024年一整年进口的乙烷超过了500万吨,这些乙烷几乎都是从美国进口的,从这个数据看的话,在乙烷这方面确实是依赖美国出口的。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全球只有美国有能力获取乙烷吗--美国确实是乙烷的最大出口国,但并不代表乙烷只有美国有,事实上产油国基本上都是能获取到乙烷的。

美国能"独占鳌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提取乙烷的方式是使用页岩气而非常规天然气的方式,这样进行提取的时候成本更低,因此出口价格自然也可以比其他国家更低了,靠着价格优势美国成为了最大的乙烷出口国。

美国是最大出口国,而我国则是全球最大的乙烷进口国,对乙烷需求量大的原因前面也提到了,乙烷的主要作用是应用到民生方面,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种情况下需求量自然是不会少的了。

进口需求量大,一年需要几百万吨,而且还基本都是从美国进口的,这种情况下美国却对出口进行限制,但确实是无法做到"卡脖子"。

美国不是唯一有乙烷的国家,中东和俄罗斯这些能源大国都是可以能提取的,我们完全可以从其他国家购买,无非就是在价格方面可能没有美国那样实惠罢了。

再者说了,乙烷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生产乙烯,除此之外没有太多别的用途,但乙烯可不是只能靠乙烷生产出来的,目前我国也可以通过石脑油裂解来生产乙烯,虽然这种方式没有乙烷性价比高,但最起码不用担心被"卡脖子"的风险。

总的来说,就是乙烷有用,但也没有到完全不可替代的地步,美方想要用乙烷"卡脖子"的想法最终只能落空。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美方不让美企对我国出口乙烷又会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特地进行搜索的话,就会发现其实经常会出现乙烷管道发生爆炸的事故,这是因为乙烷开采容易但想要储存却很困难。

作为一种易燃易爆炸的气体,在提取出来之后就会被转移到专门用来储存乙烷的压力容器当中,当可不是储存到压力容器当中就万事大吉了,若是不经常关注其状态的话,一旦发生泄露就特别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

因此储存乙烷本身就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对于那些企业来说,不管是从风险的角度,还是利益的角度,都是越早卖出去越好的,毕竟乙烷放在那里只是乙烷,但卖出去就能变成实打实的钞票了。

而商务部禁止他们出口的做法,自然是引起了这些企业的不满,毕竟中国可是他们的大客户--中国乙烷进口量占据美国近半数的总出口量。

剩下的份额,被其他几个国家填上,这也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全球近200个国家,但不是每个国家都对乙烷有那么大的需求的。

中国自己就占据了这么大的进口市场份额,美国不让企业出口给中国,这些企业多出来的乙烷根本就没有地方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找不到第二个有如此大进口需求的买家了。

本来美国近期的经济就因为特朗普"对等关税"等一系列操作搞的开始有些低迷了,又对乙烷出口进行管制,对那些企业再次进行了"重拳出击"。

尤其是被商务部拦下的准备出口220万桶乙烷的企业,要知道他们已经是准备出口,但在最后的审批过程中被驳回了,而这些已经装好的乙烷重新装回去也不是个事,只能在港口干等着,这多等一天就是平白多花不少钱。

特朗普想要用乙烷"卡脖子",但这些相关的美企可没时间跟特朗普耗下去,他们的利益是实打实的受到伤害了,属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做法。

另外中方规范稀土的出口,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并非针对某个国家,美国若想继续进口稀土,那就应该端正态度去对待国际贸易,而不是做出影响双方正常贸易关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