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媒《问询者报》报道,美军B-1B轰炸机在菲军FA-50战机掩护下在南海进行了"联合巡逻",还宣称"飞越黄岩岛上空"。

从军事战略层面来看,美军此次行动具有明显的挑衅性和战略意图。B - 1B 轰炸机在菲军 FA - 50 战机掩护下进行所谓 "联合巡逻",还宣称飞越黄岩岛上空,这是对中国主权的公然侵犯。

同时,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与菲军舰船在黄岩岛附近海域举行联合演习,试图通过展示军事力量来对中国形成威慑。

南部战区的最新通告从侧面证实了前一点,菲律宾拉拢域外国家组织所谓"联合巡航",蓄意破坏南海地区和平稳定。接下来解放军迅速且有力的反制行动,打破了美军的如意算盘。

南部战区空军出动歼 - 16 和苏 - 30 两款重型战斗机,尤其是歼 - 16 罕见地挂载鹰击 - 91 反辐射导弹,堪称神来之笔。

鹰击 - 91 反辐射导弹被称为 "宙斯盾克星",其出现对美军的宙斯盾系统构成了巨大威胁。阿利伯克驱逐舰或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电侦系统一旦检测到反辐射导弹,宙斯盾雷达就会陷入两难境地:为了不被锁定只能关机,但短暂而间歇性开机又会导致卡尔文森号航母群的对空警戒网出现明显漏洞。

这不仅影响了航母群自身的安全防御,还对美军 B - 1B 轰炸机的巡航产生了显著干扰。因为 B - 1B 和 FA - 50 战机都依赖航母群内舰载宙斯盾雷达提供空中态势信息和引导,雷达的不稳定使得它们在空中行动时犹如 "盲人摸象",作战效能大打折扣。

此外,歼 - 16 本身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远,电子对抗能力强,成为反辐射作战的主力机型。而且,极有可能伴随出动的歼 - 16D 专用电子战飞机,进一步增强了对美军航母群和轰炸机群的压制能力。

两者的组合,从电子战和火力打击两个层面,对美军形成了全方位的威慑,有效捍卫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安全利益。

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美军与菲律宾的联合行动,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

菲律宾试图借助美国的力量,在南海争端中获取更多利益,巩固其在南海部分岛礁的非法主张。而美国则希望通过介入南海事务,遏制中国的崛起,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然而,解放军的强硬回应,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维护南海主权的坚定决心,也让美国和菲律宾认识到,任何试图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击。

此次南海对峙事件,也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再次提醒国际社会,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面临着外部势力的干扰和挑战。

同时,中国解放军在对峙中的出色表现,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维护国家主权的能力,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