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俄罗斯9月7日出动800多架无人机袭击乌克兰并击中了乌政府大楼之后,乌克兰武装部队于9月12日凌晨,同时向俄罗斯的13个地区发射了200多架无人机和大批巡航导弹。
其袭击范围覆盖了列宁格勒州,还包括扎波罗热核电站以及位于欧洲的一块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州。
可见双方冲突不但未见缓和,反而有了大幅升级之势。而这次由乌克兰发起的袭击,显然又与9月10日的波兰无人机事件不无关系。
这一切是否预示着,战事正在愈发走向不可控?
其实,此前主要由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的俄乌和谈趋势,早在9月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向乌克兰派遣26国联合部队时就被打破了。
作为对此事的回应,俄罗斯不但在外交发言中发出了警告,还在两天后向乌克兰发起了大规模无人机和导弹袭击。
此后,便有了9月10日的波兰击落多架侵犯其领空的无人机事件。虽然波兰官方称无人机来自俄罗斯,但由于他们一直未拿出有效证据,所以俄罗斯也未予承认。
可就在这件事情尚无定论的时候,法国便急不可耐的于11日宣布,出动3架"阵风"战机协助保护盟友的领空。
同时,马克龙还说自己和北约秘书长及英国首相沟通了此事。荷兰、捷克、德国等国也相继表示,将向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派遣防御部队,并扩大空中巡逻警戒范围。
实际上,北约国家的这番动作也不仅仅是出于对波兰领空安全的担忧,而是更多出于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定于当月12日至16日间举行的"西方-2025联合军演"的应对。
因为俄白军演的位置靠近白俄罗斯和波兰边境,所以波兰及北约为此筹备了数月,准备于同期也举行"钢铁捍卫者-25军演"。
尽管11日当天,俄罗斯发言人表示莫斯科和明斯克方面已决定将演习场所转移至白俄罗斯中部,并减少了参与演习的军队人数和装备数量。
但北约却依旧选择了无视这一善意举动,波兰仍然关闭了与白俄罗斯的边界,无惧此举会给其他贸易伙伴国和相关货运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除了两边的针锋相对外,波兰边境的局势可能还会给全世界带来一个更深层次的焦虑--俄乌冲突是否随时随地都会扩大为俄白两国和北约之间的全面冲突?
放到如此背景之下,乌克兰于12日发动的大规模袭击,就不单单只是对此前政府大楼被炸的报复了。
如今,北约多国和俄白两国因军演已呈现出剑拔弩张之势。此刻任何一点意外刺激,都可能导致整个欧洲爆发大面积战争。
因此,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耿爽才会在安理会上竭力呼吁,希望各方都能保持冷静克制、避免对彼此产生误解和误判。
在这里,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一旦乌克兰危机发生外溢、乃至扩散为北约和俄白的直接军事冲突,那么谁会受益、谁会受损。
首先受损的肯定是整个欧洲和俄白两国自己,他们都会在这场战争中耗尽自身所有的财力物力人力。而这两大力量的对抗,是足以让彼此的国土都变成废墟并造成长久的衰落的。
即使乌克兰在短时间内,减轻了独自对抗俄罗斯的压力。但从长期看来,他仍然无法逃避作为第一战场和遭受更大战争破坏的命运。
另外,中国大概率也会间接受损。因为中国虽然不会参与到这场战争中去,但欧洲市场的短暂消失也是目前中国经济的不可承受之痛。
更何况,当欧洲陷入困境,他必然更为依赖美国。而美国则又可以一边向欧洲贩卖武器,一边专心致志对中国经济实施极限打压了。
话说到这,也该大致明白了--唯一能从这场战争中受益的,就是美国!也无需对这一结论多做解释,只要看看他在二战时期的经营就明白了。
所以,无论是从实际利益出发、还是从未来格局变化出发,中国都需要推动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抑制乌克兰危机的外溢。
三年多的时间,使得俄乌战争从一开始两国间的地缘政治冲突,演变成了牵一发而动整个欧洲的巨大危机隐患。
这早已不是哪个国家、哪个大人物单方面就能控制解决的事情了。强如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豪言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现在不也成了一个笑话?
可见一个国家再强大,也不可轻言战事、更不能轻启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