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和贝莱德财团那笔牵涉全球43个港口的大交易,原本就已经引起了不少关注。
结果还没等敲锤定音,就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点名批评、直接拉进反垄断调查名单。
本以为这阵风能让李嘉诚收收手,乖乖悬崖勒马,谁料他不但没收手,反而继续悄咪咪推进交易。
这一套"小动作"很快就被盯上了,港媒这次也坐不住了,以往还算中立,这回也直接火力全开,言辞罕见地犀利。
李嘉诚到底还想怎么走这盘棋?
是继续铤而走险,还是最终认清形势低头认账?
千亿港口交易,触碰地缘政治敏感线
长和集团突然抛出一颗重磅炸弹:打算以高达1657亿元人民币(约228亿美元)的价格,将其遍布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资产一次性打包出售!
这消息一经曝光,立刻引起人们的关注。
尤其惹人注目的,是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重要港口,这是世界航运命脉上的黄金枢纽,其分量,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而买家竟然是以美国巨头贝莱德为首的财团!
一边是中国企业控制着全球航运要道的关键节点,另一边却要将这些资产拱手让给中美博弈正酣的对手,这性质瞬间从"商业交易"变成了"战略事件"。
在中美关系依旧紧绷、全球供应链博弈愈演愈烈的当下,怎么能把咽喉要道交给别人?
公众和官媒集体炸锅,认为这不仅仅是"资本运作",更有可能对中国对外贸易通道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内地与香港的媒体频频喊话:国家利益容不得"任性操作",底线必须守住!
面对舆论的怒火和公众的强烈质疑,监管部门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出手!
三月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直接发话,明确表示将依法对这笔交易进行审查,一锤定音。
结果?原定于四月初的签字仪式被迫按下暂停键。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平息。
长和似乎并未打算彻底收手,反而暗地里试图"曲线救国"。
有消息称,为了降低风险、对冲审查压力,长和一度考虑将交易进行拆分操作,把部分资产打包卖给其他买家。
不过,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的关键权益,仍旧被优先安排给了以贝莱德为首的美国财团。
这种"你看得见我拆了,但核心不变"的操作,立马引起监管层的警觉。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称:交易各方不得以任何形式绕开审查程序!
这场博弈最终如何,还得看李嘉诚下一步怎么走。
李嘉诚高调现身,女友已与外国富豪达成新合作
就在长和与国家监管围绕千亿港口资产交易打得难解难分之时,96岁的李嘉诚却悄然换了"舞台",高调又从容地以另一种方式走进了公众视野。
4月29日,李嘉诚罕见现身香港养和医院,面对一台名为组织碎化技术(Histotripsy)的高端抗癌设备,他饶有兴致、神情轻松,镜头捕捉到他满脸笑意。
其实,这次出现并不突兀。
早在4月初,李嘉诚就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了相关活动,对这套全球前沿的无创癌症治疗技术表达出浓厚支持和期待。
当然,在他的身边,依然是那位熟悉的身影--周凯旋。
她不是出身权贵,也无显赫背景,却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胆识打动了李嘉诚,早年一举促成了北京东方广场的投资,自1992年起便成了他最信赖的事业伙伴和生活顾问。
港媒戏称她为"打工皇后",其实更像是李氏帝国低调却锋利的"第二张王牌"。
周凯旋如今已不仅是李嘉诚身边的"红颜知己"或事业助手,更是他在高科技与资本新战场上的左膀右臂。
不少人将这看作是在李嘉诚陷入港口交易风波的当口,有意转移公众焦点、修复形象的公关动作。
但细看背后,其实别有深意。
Histotripsy技术是当今医疗科技的前沿成果,而与新加坡政商界核心人物、淡马锡基金会主席何晶达成深度合作,无疑意味着李嘉诚已经悄然将触角伸向了东南亚的高端医疗市场。
这对旗下的和黄医药等企业而言,无疑是提前铺设好一条通向区域科技与生物医药黄金赛道的桥梁。
帝国溯源:从潮州少年到环球巨擘
要真正看懂如今李嘉诚在商海中的每一步棋,绕不开他那段几乎白手起家的奋斗岁月。
李嘉诚并非出身豪门望族,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的小县城。
少年时期,父亲因病早逝,战乱又迫使他们举家逃难,最终流落香港,一无所有。
在那座陌生又喧嚣的城市里,年轻的李嘉诚投奔了舅舅庄静庵,一边在他的钟表店里当学徒,一边在现实与理想间摸索人生的出路。
李嘉诚的商业神话,其实是从一朵塑胶花开始绽放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他敏锐地察觉到欧美市场对仿真花饰的巨大需求,毫不犹豫地引进意大利技术,成立"长江塑胶厂"。
谁能想到,一间默默无闻的小工厂,竟凭着一朵朵做工精致的塑胶花,不仅在香港大卖,还漂洋过海征服了欧美市场,为他赚下人生第一桶金。
这只是开始。
塑胶花之后,李嘉诚开始瞄准更大的蛋糕--房地产。
在香港地价尚低、市场尚未饱和之时,他果断进军楼市,趁低吸纳土地资源,步步为营,迅速坐稳香港地产巨擘的宝座。
随后,他的生意触角不断延伸,零售、港口、电信、能源……无一不涉。
到了80年代,他更是将眼光放向全球,尤其锁定英国,将大量资金投入当地的水电燃气等基础设施。
到了2000年,他掌控了英国约三成天然气市场,英国家庭生活中看不见的"幕后推手",其实正是李嘉诚。
2018年,年逾九十的他宣布退休,把商业帝国交到长子李泽钜手中,告别商场。
从广东潮州那个兵荒马乱年代的小县城,一路走到如今横跨五大洲、纵贯多个产业的商业帝国,李嘉诚的人生几乎就是现代华人商业奋斗史的缩影。
他的行事风格也早已被贴上标签:谨慎、低调、讲求现金流,尤其擅长在风起云涌中稳中求进。
不过,如今这场出售遍布全球、涵盖战略节点的港口资产交易,却是他在商业生涯后期遇到的最为棘手的一局棋。
在中美对峙、全球供应链重塑的大背景下,巴拿马等重要航运节点的归属牵动各方神经。
所以,当李嘉诚在香港养和医院对着那台抗癌新设备微笑示人时,画面温馨却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