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齐倩】随着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对镍、锂和钴等电池金属的需求激增,印尼镍业发展迅猛。数据显示,去年,印尼占全球精炼镍供应量的61%,镍矿储量约为5500万吨。英国《金融时报》2月13日刊文,用"镍的欧佩克"来形容印尼在全球镍业的地位。
文章称,近年来,各国矿业公司纷纷进军印尼。但西方企业发现,中国的投资和技术对印尼的成功来说不可或缺;如果没有中国的帮助,他们几乎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盈利的镍加工业务。
印尼已成长为"镍OPEC"
文章提到,就在十多年前,印尼东部偏远地区巴霍多皮(Bahodopi)还是一片未开发的茂密的热带森林,没有道路、没有24小时供电。但在2014年,随着中企投资的到来,这一切开始改变。
如今,巴霍多皮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镍加工基地--印尼莫罗瓦利工业园。该工业园由中企控股,占地超过4000公顷,拥有数十家镍冶炼厂和钢铁厂,以及自己的港口和机场。
"这里曾经是一片荒野,现在经济突然腾飞了。"印尼莫罗瓦利工业园前员工萨哈尔说道。
在印尼,巴霍多皮的成功并非个例。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印尼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镍矿储量,截至2024年约为5500万吨。澳大利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麦格理的数据显示,去年,印尼占全球精炼镍供应量的61%,高于2015 年的6%;预计到2028年,其市场份额将增长到74%。
数据显示,印尼正主导全球镍生产 《金融时报》制图
"印尼已经成长为'镍的OPEC'。"文章称,印尼目前控制的镍供应量,已经超过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在上世纪70年代巅峰时期控制的石油供应量,当时约占全球原油产量的一半。
澳大利亚镍业公司董事总经理贾斯汀·沃纳表示:"我们认为,印尼之于镍矿,就像中东之于石油和天然气,西澳大利亚之于铁矿石。我真的不认为有人能够挑战这种主导地位。"
印尼镍业取得这一市场主导地位,正值各国企业拼命争取可靠供应之际。随着电动汽车风靡全球,特斯拉、福特和大众等汽车制造商竞相采购锂离子电池用金属。此外,镍还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同时也是不锈钢的重要成分。
自2020年以来,印尼禁止出口未经加工的镍矿石,引发了西方对印尼实行"过度保护主义"的质疑。同时,印尼镍业的爆炸性增长,压低了全球镍价,导致印尼以外的大批企业因"供应严重过剩"倒闭或停产。
对此,有分析人士质疑印尼是否会成为真正的"镍OPEC"。独立镍业顾问莱尔·特里滕表示:"权力伴随着责任。就像OPEC那样……你必须愿意削减自己的产量来控制价格。"但《金融时报》称,鉴于其事实上的垄断地位,不少业内专家表示,无论如何,印尼都可以独自影响定价。
据预测,到2028年,印尼在全球镍市场份额将增长到74% 《金融时报》制图
"中国的投资和技术至关重要"
不仅是巴霍多皮,印尼各地镍业的巨额投资几乎都来自中国的钢铁、镍和电池制造商,他们与印尼公司合作建立加工设施。美国智库C4ADS一份报告显示,中国股东控制着印尼75%以上的镍矿精炼产能。
文章称,这些中企不仅为印尼带来了资本,还带来了快速加工低品位镍储量并获利的知识。
沃纳表示,中国的投资和技术"无疑是(印尼)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他提到了高压酸浸法(HPAL)冶炼法,称"这项技术已存在很长时间了,但中国人成功地对其进行了改进,并大规模推广"。
据介绍,行业内传统上使用高压酸浸法(HPAL)冶炼镍矿石,从中提取镍和钴。不过,这项方法"是出了名的棘手"。从西方企业的过去经验来看,该方法失败率很高:高温和巨大的压力经常损坏设备,并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维修;同时,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酸性废物。
去年9月,美国《华尔街日报》曾刊文称,在本世纪头十年,就有三个澳大利亚项目因为这项技术难题陷入困境,因为无法达到产能,最终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经过数年钻研,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攻克这一难题,令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家镍矿成功降本增效。
《金融时报》提到,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公司却因为所谓"保护主义"和"环境破坏"而不愿在印尼投资。近年来,西方国家一直指控印尼大规模砍伐森林、污染空气和水,美国去年将印尼镍列入"强迫劳动"产品黑名单。印尼否认了西方提出的相关指控。
就在西方扭捏不定的同时,中企已助力印尼成为全球镍生产中心。文章称,现在,印尼已经控制了市场,对全球镍价具有重要影响力。印尼官员最近表示,他们对现在每吨1.8万至1.9万美元的镍价感到满意。
然而,该价格仍不足以让其他企业通过镍生产获利。加拿大镍业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塞尔比称,镍价必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在每吨2.2万美元以上,印尼以外的矿山才能够恢复生产。
上个月,印尼表示将削减采矿配额,以试图提高价格。但分析师警告称,印尼必须谨慎行事,因为减少采矿配额给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也可能促使买家寻找镍的替代品。例如,汽车制造商可能会转向无镍选择,如磷酸铁锂(LFP)电池。
文章称,尽管如此,预计全球对于镍的需求仍将增长,而印尼的控制力也将随之增长。国际镍业研究小组预测今年镍需求将上涨约5%。麦格理银行估计,到2030年,镍需求将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虽然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增长已经放缓,但占镍需求三分之二的不锈钢消费量预计将增加。
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红土矿 中国一带一路网
西方企业发现:离了中国,寸步难行
《金融时报》总结称,中国与印尼的合作,使得来自其他国家的企业在世界其他地区生产镍变得更加困难。缺乏可靠的替代产品来取代中国和印尼在镍矿领域的主导地位,给试图在没有中国参与的情况下建立关键矿产供应链的西方国家带来了难题,也意味着西方越来越难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首先,大多数西方公司并不直接从印尼采购镍矿,而是最终从中国生产商或电池制造商那里购买镍。
其次,在印尼运营的少数几个西方镍业公司,都与中国公司保持着合作。
更重要的是,在印尼运营的法国矿业公司埃赫曼特去年承认,如果没有中国的帮助,西方公司几乎不可能开展盈利的镍加工业务。
分析师指出,西方公司在世界其他地方拥有的镍矿往往比较老旧、效率较低且运营成本较高,同时还依赖更昂贵的劳动力及资金成本。但与此同时,中国公司可以快速建造冶炼厂,并在一年或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满负荷生产。相较之下,西方公司则需要大约三到五年,或更长时间。
基准矿物情报机构政策和地缘政治负责人布莱恩·比尔表示:"对于西方公司来说,从非印尼、非中国控制的企业采购镍矿将非常困难。"
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美西方企业担忧供应风险,普遍认为中国可能会利用其对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影响力来反击美国。在此情况下,不少企业呼吁政府支持,推动所谓的减少对华依赖。加拿大镍业公司CEO塞尔比声称:"关键矿物关乎国家安全,关键是要让中国脱离供应链。"
加拿大投资银行BMO在2月份发布报告称:"镍需求增长正从东部转向西部……这造成了一种不寻常的情况。现在,中国企业正在扩大在印尼的产量,以满足西方消费者的需求。"报告向美西方企业发出警告:"这种情况具有重大的地缘政治影响。"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实是,除了中国和印尼外,美西方企业的其他选择有限。
文章举例说,菲律宾试图将自己打造为替代选择,但该国镍储量仅为480吨,且尚未获得印尼那样的投资。法国太平洋海外领地新喀里多尼亚是另外一个选择,但该地镍产量因动乱而受到打击。
"大家都必须现实一点,因为没有哪个人可以能在单一国家同时拥有资本、资源和技术。"一名印尼政府官员表示,"所以让我们坐下来讨论一下,如何才能真正确保美国市场或欧洲市场的镍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