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美国一直对我们进行打压,大家对他的主要手段多少有些了解。无外乎是经济制裁、军事威慑、战略威慑,总而言之,就是用威慑的方式,对中俄进行打压。只不过在九三阅兵之后,这一切仿佛都变了。

美国现在看清了中国的实力,战略上开始以西半球优先了,逐渐开始放弃对中俄进行威慑。因为他们知道,攘外必先安内。

美国战略改变

九三阅兵大家应该都了解了,一系列的新武器冒出来以后,就连很多军迷都蒙了,纷纷表示这都是些啥?咋从来没听过?不过这反应最大的,倒不是我们自己人,外人的反应比我们可大多了。

美国作为一直把中俄当作假想敌的国家,在九三阅兵之后,战略似乎全都改变了。美国新版《国防战略》草案内容当中,直接将国土防御和西半球事务,列为了优先事项。看到这一则消息,很多老政治迷就感觉不对劲了,只因这和美国以往的风格完全不符。

美国以往是怎么样的,对自己这里的防御可以稍微松懈,可对中俄的制裁那是绝对不能少。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和中国打关税战,在亚太地区搞军演威慑,还有什么岛链计划。总而言之,让中俄看看美国的实力有多强,让中俄尽快服软。

再看看现在的美国,中俄这里放一边,先把自己家和周围搞定再说,派人对委内瑞拉的船只动手,加强加勒比海的海空力量部署等等。貌似美国开始专注自己家的事情了。

关键是你再看看美国的资金调整,上半年特朗普刚说要和普京一起减少军费的支出,结果现在又加强军事力量,说什么要加强国内反导系统的建设,尤其是"金穹"导弹防御系统,据说美国砸了超1000亿美元。要知道,现在的美国,可背着近40万亿的债务在身上。

关键是他还直接减少了对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的援助,对东欧的战略投资也降低了不少。美国摆明了一个态度,俄乌那些破事,美国不掺和了。有人看到美国这样做,就以为美国现在怕了中俄,尤其是怕了中国,不敢对中国动手了。实际上选择这样做,美国倒不是怕了我们,相反他是准备攘外先安内,之后跟我们用硬实力比一比了。

没有短板的对手

美国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并不是说美国怂了、怕了,我们看美国的部署就知道,虽然加紧了对西半球的部署,却也扩大了第二岛链的防御系统。准备在第二岛链部署更多的爱国者导弹以及萨德反导系统,并在加紧部署陆军猎鹰高超音速导弹。

既然美国不怕我们,为何又不继续对我们施压,反倒是去搞自己那边的事情呢?因为美国发现,中国是一个没有短板的对手,任何压迫不会让中国削弱,反而让中国更强。我们看看美国以往是如何对我们的,对我们科技封锁,以为能让我们科技停滞。结果我们买不到就全部自产,硬生生把一个个被科技封锁的东西,自己造了出来。

科技封锁不行,那就搞经济制裁,美国分别在18年和25年对我们发动了两起关税战。结果这一看不得了,18年还稍微有点作用,到了25年,中国直接和美国正面硬刚经济,中国经济啥事也没有,美国先撑不住了,还被中国用稀土卡着喉咙。

美国寻思,经济封锁不行,军事威慑总该有点效果。结果再看九三阅兵,好家伙一个个新武器跟不要钱一样往外冒。高超音速导弹方面,已经走到了美国前面。激光武器中LY-1舰载激光武器更是被誉为"全球最强激光防空系统"。东风5C覆盖全球更是让美国听了都胆寒。美国这越威慑,中国武器发展反而越快了。

这就让美国发现了,中国简直是一个没有短板且一直在进步的对手,用战略威慑这样的方式对中国,根本起不到作用,反而会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并且随着中国的强大,在亚太地区,美军已经失去了优势,没有战胜解放军的把握了。

现在的美国选择攘外先安内的策略,不是说美国因为怕了中国,放弃对中国打压了。但是美国知道,现在和中国继续搞下去,不仅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会让中国发展更快。与其继续对中国进行威慑,还不如先搞好自己的事情,发展自己的实力,之后让欧洲这些盟友为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

当然,美国也不是说就彻底放任中国不管了。美国不可能会放弃全球领导地位,这也代表他不会允许任何人威胁到他的这个位置,也意味着只要中国继续发展,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就是没办法平和的。

如今的美国,不过是在特朗普"美国优先"战略下,走向了务实的一方。日后中美的博弈,很可能演变成一场持久且复杂的"系统对抗"。

中国已做好准备

美国现在的战略收缩,不是放弃对中国施压,而是黎明前的风暴。美国将自己的更多重点,放到了自己的发展上面。这代表着当美国再一次归来的时候,美国会更强大,所积蓄的力量也将更为恐怖。

不过即使面对这样的对手,中国也不会有任何退缩之心。中国上下五千年,不是靠退缩和怯懦留存到现在。我们知道对手强大,也知道我们不过是受了无妄之灾,可即使如此,我们依旧不会退缩,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永远不会被他人击溃。

对于美国,我们只能说,如果你们想要和我们和平发展,那么朋友来了有美酒,我们可以把酒言欢,共谈未来发展之路。可如果你们依旧执迷不悟,仍然把我们当作假想敌,处处对我们进行针对,那么我们也不会手下留情。中国已经渡过了屈辱的时代,就必然不会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