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先生逝世,一生只为传承中华文化,全部财产捐给南开大学!
11月24日,这个深秋的傍晚,中华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先生离开了我们,享年100岁。她的一生,是诗词的守护者,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叶嘉莹,这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用百年的岁月践行了对中华文化的深沉热爱与执着追求。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祖籍叶赫那拉氏的满族家庭,这样的背景似乎早已注定了她与传统文化的不解之缘。在那个时代,许多人求稳定,她却在年轻时毅然选择离开相对稳妥的医学之路,投身于传统文学的研究与教学,成为古典诗词的坚定传承者。她曾说:"诗词是我一生的理想和持守。"无论身处何地,诗词始终是她心灵的港湾,也成为她渡人渡己的桥梁。
在叶嘉莹的百年人生中,经历了家国动荡,也经历了文化的割裂。她曾辗转于海内外,先后在中国大陆、台湾、美国和加拿大等地教授古典诗词,其学子遍布全球。从北京到台北,从温哥华到南开大学,她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将中华诗词的魅力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然而,她始终未曾遗忘自己的文化根脉。1993年,她回到祖国,将毕生的学术积累倾注在南开大学的讲台上。她将诗词从传统课堂带入现代教育,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点燃了无数学子的热情。
诗词的"女儿"成就诗词的未来
2018年,已94岁高龄的叶嘉莹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这一举动,震撼了无数人。她用行动诠释了"君子忧道不忧盆"的古训。叶嘉莹以自己的方式告诉后人,文化传承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她曾说:"我内心有我的理想,有我的持守,这样我就活得内心很平安,也很快乐。"这句话,是她对人生的总结,也是她对后人最深情的叮嘱。
叶嘉莹先生的百年人生,是为诗词燃烧的一生。她的离去,让无数人为之痛惜。正如天津作家徐凤文所写:"在天津将欲雪的黄昏,叶嘉莹先生走了,她的故事、咏叹最终定格在了100岁这一年。她是"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是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是诗词教育的大家。她的离去,不仅是个人的谢幕,更是一个时代的告别。
送别诗词的"女儿"
叶嘉莹先生走了,留下的是一个诗意的时代。她为诗词守护了一百年,让中华文化的薪火在不同的士地上得以传承。今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怀念,送别这位诗词的"女儿"。她的诗词依然回响,她的精神将永存。愿叶嘉莹先生在另一个世界,依旧与诗为伴,风雨不惊,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