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不知不觉,明日4月4日,农历三月初七,太阳将到达黄经15度,意味着我们将正式迎来清明节气。清明,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更是我国唯一一个以节气命名的节日。在《晋书·礼志》对"清明"二字有着明确的解释: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净,故谓之清明。"说的就是春分后的十五天,北斗七星的斗柄会指向"丁"位(天干),此时就是清明交节的时间。进入清明时节,随着濛濛细雨的降落,自然界呈现出清新与明净的景象,故得名"清明"。

明日清明,还有啥说法?

今年的清明交节时间为:2025年4月4日20点48分21秒,农历三月初七,乙巳年庚辰月癸卯日。今年的清明不一般,属于"夜晚清明"。清明,其交节时间并非是一整日,而是有一个精确到秒的时间,古人是为了方便在历法上记载,就把每个节气交节的时间都标注为了一整日,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清明交节的时间就有"白天"和"夜晚"之分,而且在不同的时间段交节也有着不同的说法。

老话说"白天清明,寒风多雨;夜晚清明,暖风多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清明交节的具体时间在白天,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清明期间的降雨天气会比较多,天气也会相对比较寒冷,这很明显是"倒春寒"天气现象。在这天的天气中,无论是出游踏青,还是扫墓祭祖,都要做好保暖防寒措施;相反,如果清明交节的具体时间在夜晚,那么这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不仅暖和,晴天也会比较多。这样的天气不仅利于人们的出行,还会使农作物更好的"积温",为接下来的生长打下基础。

清明,不仅是重要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我国传统祭祀大节,称为"清明节"。清明节,融入了"上巳节"、"寒食节"的文化内容,习俗颇为丰富,例如春游踏青、放风筝、禁火食冷、扫墓祭祖等,但其中"扫墓祭祖"可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主题。

清明节"扫墓祭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最初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有关,后来又融入了春祭礼俗,古人会在春季的特定日子(清明节)前往祖先的墓地,进行清扫和祭祀,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重。"扫墓祭祖"的习俗流传至今,已然成为了一个传承"孝道"的重要节日。

《孝经》中对"什么是孝道"就有着明确的记载:"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这里提到的就是,古人眼中的五种尽孝方式,其中"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表达的就是对逝者要有哀悼之情,并且祭祖时要保持严肃庄重的氛围。因此,扫墓祭祖就是孝道的体现,但还要注意,孝道的体现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

不是迷信!明日清明节,这天不仅是节气交节的日子,更是"扫墓祭祖"表达孝心的重要日子,因此,清明节这天有着很多的习俗和讲究,每当快到清明节这天,身边的老人就会提醒3件事别犯了忌讳:1不祭、2不烧、3不看,都是指的什么呢?我们赶紧了解一下吧。

1不祭:不祭拜寓意不好的供品

俗话说"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一个人无论多有本事,或者多有钱,都会在清明节这天回乡"扫墓祭祖",因为这是一个人不忘本的体现,更是一个人"孝之精神"的传递方式。当然,扫墓祭祖是一项庄重的仪式,期间肯定免不了有很多的讲究,特别在供品的选择上更是马虎不得。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供品有啥讲究呢?首先,要选择"双数"的供品,因为自古都有"神三鬼四"的说法;其次,避免选择一些变质过期的供品,供品多为食物,如果使用变质过期的供品,在老一辈看来就显得太过敷衍,对逝者、先人的祭拜不够诚心;最后,还要避免祭拜一些寓意不好的供品,例如梨有着"分离"之意、破损的供品有着"缺失"之意、成串的葡萄有着"成串跟着走"的意思。

那么,什么才是寓意好的供品呢?一般来说,从字面意义就能体现出供品的美好寓意,像菊花,因其高洁、坚韧的品质,象征着对先人的敬仰与怀念。还有苹果,更是寓意着平安美好,糕点也是有着美好的寓意,其香甜的口感,象征生活甜蜜与团圆,除此还有事事如意的柿子、心想事成的橙子、节节美满的甘蔗等,这些都是扫墓祭祀的首选供品。

2不烧:不烧相片和衣物

清明节这天人们除了会供奉祭品,还会通过"焚烧一些东西"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与哀思,这也算是人们情感的物化表达。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焚烧"纸钱"了,在古人看来,通过焚烧物品,可以将这些物品转化为"另一个世界"的财物,供逝者使用,让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以此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思念。除此之外,随着发展,焚烧的东西也更加多样化,例如纸扎的豪宅、轿车、家具等,虽说这些物品都是虚幻之物,但寄托了人们对逝者、祖先美好生活的祝愿。

但要注意,虽说可以焚烧的东西多种多样,但有两样东西是绝对不能烧的--相片和衣物。因为相片是生者和逝者生前形象的定格,如果把相片烧掉,无异于烧毁这份珍贵的记忆;其次,衣物,则是逝者生前贴身之物,已经沾染了他们的气息,如果随意焚烧,那么就是对逝者的不敬。俗话说"尘归尘,土归土",如果真想给逝者一些衣物添暖,可以选择深埋于墓地旁,以此表达孝心。

最后还有一点要注意,清明节扫墓焚烧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等焚烧物熄灭以后再走,毕竟清明时节很容易出现刮风的天气,如果火苗刮到了旁边的草丛,很容易出现无法挽回的事情。

3不看:不看扫墓祭祖的日子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虽说这天有着"扫墓祭祖"的习俗,但并不是说上坟的时间必须在这一天,例如民间就有"前三后四"的说法,说的就是清明节前三天或后四天都是扫墓祭祖的日子:除此,民间还有"前十后十"的说法,意思是说清明节前十天和后十天都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总之,清明节期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都是可以扫墓祭祖的。因此,清明节上坟不要看扫墓祭祖的时间,选择一个自己有空的时间即可,最重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当然,扫墓祭祖的日子不用看,但扫墓祭祖当日的时间是要看的,尽量早一些,避免太晚进行扫墓祭祖。因为扫墓祭祖的地点往往都是在偏远的山间或荒地,不仅路途遥远,期间道路也是崎岖难行,扫墓的过程往往较为繁琐,如果去的时间太晚 ,很容易赶着夜路回家,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也不安全。因此,扫墓祭祖当日的时间最好选择在7点至15点之间,避免时间过晚。

总结,今年的清明节,有啥说法?这天不仅是扫墓祭祖的日子,同样也是一个"夜晚清明"。明日三月初七清明,记得3件事别犯了忌讳:1不祭、2不烧、3不看,这不是迷信,而是古人的生活经验。不妨把"清明节的习俗和讲究"分享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这也算是节日期间最特殊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