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近期对乌克兰的打法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按外媒的说法就是,俄军近期发动的猛烈袭击,导致乌克兰很多电厂的发电能力降至零,进而引发乌克兰大范围停电。由此可见,在冬季降临之际,俄军将空袭重点放在乌克兰的能源和发电设施上,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让乌克兰全国陷于黑暗和寒冷的困境中,借此来摧毁他们的抵抗意志,以此来达到迫使对方投降的最终目标。

俄军改变对乌打击策略,让乌克兰的冬季变得黑暗且寒冷

当然,俄军这样做,应该是多层考虑的结果。他们希望进一步摧毁乌军民抵抗意志的同时,也切断基辅方面对顿涅茨克前线乌军的后勤补给,为俄军地面部队占领红军城以及其他地区目标。更重要的是,俄罗斯这样做,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希望借此放欧洲的血。原因很简单,乌克兰现在几乎一无所有,无论是能源、资金还是军事物资,都需要靠西方尤其是欧洲的支援。

不得不说,俄罗斯这招够狠,等于在给欧洲挖了一个"无底洞",也就是说,除非欧洲决定彻底抛弃乌克兰,否则他们就必须继续自掏腰包对这场战争进行更多大"投资"。而且,俄军这么一炸,欧洲除了要继续供应乌克兰资金和武器外,现在还需要额外为该国提供能源和发电设备,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大欧洲各国的财政负担,进而引发欧洲各国民众的不满,让他们成为施压各国政府停止支持乌克兰的"生力军"。

乌克兰现在只能靠外部支持,才能打下去

其实,对当前的欧洲而言,乌克兰现在几乎已成了他们的"鸡肋",甚至说是"累赘"也没毛病。要知道,法德等欧洲主要国家当前都因经济衰退,导致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正在大刀阔斧希望砍掉本国民众的福利,直接损害了国民的切身利益。由此引发的后果,就是欧洲各国示威抗议活动不断,让各国政府都头疼不已。而基辅方面近期不但呼吁欧洲国家给钱给武器,同时还要求他们提供数以千亿美元计的能源。

正因为乌克兰正之间变成欧洲国家的"拖油瓶",因此,包括捷克、斯洛伐克甚至波兰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亲乌克兰的政府纷纷下台,换上对乌台独强硬的政府,他们不但拒绝再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同时还计划驱逐各自国内的乌克兰难民。即便是之前援乌最积极的德国,近期也明确拒绝对乌提供"金牛座"导弹,并将追加的30亿欧元对乌援助,放在下一年度的财政支出中。

俄军打的是乌克兰,但实际上流血的却是欧洲

也难怪,受经济衰退等因素的影响,那些曾经养尊处优的欧洲人,现在却需要过上"勒紧裤腰带"的苦日子。因此,当他们看到本国政府将白花花的银子花在乌克兰身上,搁谁心里都会恼怒。而民意的反对,势必会给当局对乌援助政策带来影响。因此,欧洲多国最新一批对乌援助,送的不是炮弹或者导弹,而是从各国渔民收购的旧渔网,说是增强乌军防空能力,也就是用这些渔网挡住俄军无人机的进攻。

事实上,欧洲这种几乎不花钱就能得到的"防空利器"若真有效,那么乌克兰就无需丢掉大片土地,甚至连红军城也都守不住。可见欧洲人在对乌军援方面,现在已变得非常敷衍。否则的话,北约秘书长吕特日前刚吹嘘他们炮弹制造能力"超过"俄罗斯,但为何送给乌克兰的不是炮弹而是旧渔网呢?很显然,欧洲人似乎并不打算继续为乌克兰投入太多,甚至有人可能还要对泽连斯基下死手。

遭反腐调查,泽连斯基可能在劫难逃

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10日突击搜查了泽连斯基的亲信明迪奇的住所。不过,在突袭行动开始的几个小时前,明迪奇已经逃离了乌克兰。要知道,明迪奇之前是泽连斯基的商业合作伙伴,被指控帮泽连斯基洗黑钱,也就是将泽连斯基贪腐所得的钱,用于在阿联酋等国进行投资。现在看来,有人要对泽连斯基下手了,只不过他消息灵通提前支走合作伙伴,让自己侥幸逃过一劫。

有乌媒说,明迪奇事先得到了预警并被允许离开,目前已抵达以色列。但这对泽连斯基及其团队来说,无疑将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因为由西方主导的乌克兰反腐机构,目前正在收集不利于泽连斯基的证据。他们之所以敢于对泽连斯基下手,背后必然有西方的授意。因此对泽连斯基而言,明迪奇虽说跑了,但他自己可能跑不了,因为如果西方想要给乌克兰换总统,那么他将在劫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