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在2025年9月3日参加了北京的胜利日阅兵,这场活动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他作为少数欧洲领导人之一现身现场,其他出席的还有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领导人,以及斯洛伐克总理罗伯特·菲佐。武契奇的出席本身就挺有意思,因为塞尔维亚在国际上总爱走平衡路线,既不完全倒向西方,也不完全靠东方,但跟中国关系特别铁。

阅兵展示了中国最新的军事装备,从导弹到战机,全是国产化的家伙事儿,这让很多国家领导人都看在眼里。武契奇看完后,没多久就在公开场合表态,夸赞中国办得成功,还特别强调了塞尔维亚和中国之间的持久友谊。这话听起来挺真诚的,跟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前几天在天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后的表态有点像。莫迪也公开感谢了中国方面,称赞峰会组织得棒,还感谢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国人民的接待。两人都是在参加中国主办的大活动后,第一时间表达感激,这背后反映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对这些中等强国来说,中国是个靠谱的伙伴。

中国和塞尔维亚的关系不是一两天的事,早从上世纪就开始了,但最近几年热络起来。塞尔维亚是第一个和中国签自贸协定的欧洲国家,2024年生效,这让中国商品更容易进欧洲市场。经济上,中国投资塞尔维亚占了中东欧地区的三分之一,贸易额去年超60亿美元。重点项目有匈塞铁路,从贝尔格莱德到布达佩斯,建成后时间从8小时缩到3小时,中国技术标准也跟着出口。

博尔铜矿是另一个例子,中国公司接手后,矿业复苏,创造了上千就业岗位。疫情时,中国第一个援助塞尔维亚,疫苗和医疗物资及时到位,武契奇当时公开表态感激。在科索沃问题上,中国一直支持塞尔维亚的主权立场,在联合国不承认科索沃独立。这让塞尔维亚觉得中国是真朋友,不是嘴上说说。武契奇多次说中国是塞尔维亚最宝贵的伙伴,这次阅兵后又重申友谊持久,这话不是空套,而是基于这些实打实的合作。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对塞尔维亚有时施压,尤其在对俄态度上,但中国从来不干涉内政,这点让武契奇觉得靠谱。

再说莫迪,他的表态跟武契奇类似,但背景不一样。莫迪8月底去天津参加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是他七年第一次访华。上合组织现在成员不少,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莫迪去那儿跟中方领导人和普京都见了面。峰会谈了反恐、经济合作,还涉及地区稳定。莫迪离开后发帖,说访问富有成效,特别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接待和组织工作。这话听起来外交味儿重,但考虑到印度和中国有边境纠纷,最近几年关系时好时坏,这次表态算是个积极信号。印度现在面临美国压力,特朗普上台后搞贸易关税,印度出口受影响,莫迪得找新出路。中国作为大市场,上合平台给了印度回旋空间。

莫迪和中方谈了伙伴关系,说两国不是对手,而是伙伴,这跟以前的紧张氛围比,缓和了不少。普京也在场,三人还一起笑聊,照片传得挺广。这次峰会,中国推动印巴对话,不偏不倚,赢得了尊重。莫迪的感谢,表面是客套,实际是承认中国在上合里的主导作用,对印度有战略价值。

武契奇和莫迪的表态放在一起看,有点意思。两人都是在关键时刻对中国示好,武契奇是阅兵后,莫迪是峰会后。阅兵展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邀请外国领导人出席,就是在拉近关系。武契奇作为欧洲少数派,出席本身就表明立场,他夸中国办得好,友谊深厚,这跟莫迪感谢组织峰会差不多,都是认可中国的主办能力。背后是全球格局在变,美国影响力下降,中国通过这些多边活动拉拢盟友。塞尔维亚是小国,夹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需要中国投资和技术。印度是大国,但经济上也得多元,避开美国单边主义。上合和一带一路是中国外交工具,塞尔维亚参与一带一路,印度在上合里活跃。这俩领导人的话,接地气点说,就是在说中国靠谱,能带来实惠,不像有些国家总爱指手画脚。

从历史看,中塞关系有共同记忆。二战时,塞尔维亚抵抗纳粹,没用鲜花迎接坦克,中国也抗日八年,这点让两国在价值观上有点共鸣。武契奇多次提这个,强调抵抗精神。经济融合深,中国企业建了塞尔维亚的桥梁、公路,还买了钢铁厂。2025年7月中塞联合军演,用了中国HQ-22防空系统,这在欧洲少见。塞尔维亚成为中国进入欧洲的桥头堡,自贸协定让关税降了,商品流通快。相比中印关系,更侧重大国博弈。印度和中国贸易大,但边境问题时不时冒头。2025年峰会,莫迪和中方领导人谈了稳定边界,氛围比以前好。莫迪感谢的话,可能是为未来合作铺路,尤其在美国关税战下,印度需要中国市场。

总的来说,这俩领导人的话,虽然场合不同,但本质上都在认可中国角色。武契奇强调友谊,莫迪感谢接待,都基于实际利益。全球变局下,这样的互动会越来越多,国家间合作更务实,不再是零和游戏。中国用行动证明,能帮伙伴发展,不带附加条件。这比一些大国的霸道作风接地气多了,让人觉得靠谱。未来,中塞中印关系还会深,经济纽带拉紧,政治互信跟上。武契奇和莫迪的话,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是更广的合作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