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尚未行动,俾路支武装先发难
2025 年 5 月 2 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卡拉特县的曼戈切尔市遭数百名 "俾路支解放军"(BLA)和 "俾路支解放阵线"(BNA)武装分子袭击,他们占领该市,在奎达 - 卡拉奇高速公路上设检查站盘查车辆,还袭击了当地军营、政府大楼等,造成巴军伤亡及多名警察被扣押,武器装备被缴获。
印度的隐蔽布局
袭击发生前,一份据称是印度情报机构 "研究分析局"(RAW)的绝密文件在 Telegram 平台曝光。文件日期为 2025 年 4 月 16 日,呈交至印度内阁秘书处,详细披露了其策划在美副总统 JD・万斯访印期间,在克什米尔地区制造高伤亡恐怖袭击并嫁祸巴基斯坦的计划。
该计划是印度 "混合战争立方体" 战略的一部分,旨在通过 "假旗行动"实现多战略目标。如诱导巴基斯坦第 12 军东调,为俾路支武装提供破坏巴基斯坦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的机会;推动废除《印度河用水条约》,将印巴冲突重新定性为 "资源安全争端",为未来可能的 "人道主义干预" 创造借口;通过媒体释放伪造证据,影响美欧等决策层,进一步孤立巴基斯坦于国际舆论场;将恐袭事件定义为 "对非穆斯林的种族清洗",激发印度国内宗教情绪并吸引国际关注;在美副总统访印时,塑造 "印美反恐合作" 的正面叙事,争取美国战略支持,削弱中国在中巴经济走廊和瓜达尔港的利益[^1^]。
曼戈切尔事件与印度计划的关联
从时间、地点与方式看,曼戈切尔武装袭击高度吻合 RAW 所规划的 "T-48 行动"。该行动旨在为俾路支武装组织制造活动窗口,以破坏巴基斯坦的关键能源与交通设施,而曼戈切尔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重要战略目标。且印巴局势紧张后,巴基斯坦已将第十二军部分步兵师从俾路支省调往印度边境,武装分子的行动无疑是在制造混乱,干扰巴基斯坦的稳定。
各方反应与影响
面对该事件,美国至今未明确回应,作为情报共享大国,其沉默或许源于地缘政治平衡考量,不愿破坏与印度关系。而中国外交部迅速表态,呼吁印巴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并重申对中巴经济走廊安全的高度关切。此次事件使中巴经济走廊和瓜达尔港的安全环境受到冲击,威胁到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投资与基建布局,也凸显出俾路支地区的不稳定对地区安全的重要性。
未来的清算与稳定
以 "俾路支解放军" 为代表的恐怖和分离势力,已成为中国在巴投资与基建的巨大威胁。鉴于俾路支地区对中巴两国的重要性,未来中国和巴基斯坦联手反恐的可能性增大。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离不开俾路支地区的稳定。两国在反恐领域已开展合作,如联合反恐演习等,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协作,共同打击恐怖势力,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而 "俾路支解放军" 等势力,终将难逃被清算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