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八月也进入了尾声,由此而来的暑气渐散的天气意味着酷暑渐退,秋意初萌。

而根据一句古老的农谚,处暑之日的天是晴是雨还会有所预示。

那么处暑的天晴或者是天阴似乎又有什么预示意义呢。

处暑的天气预兆。

"冷不冷,就看处暑",处暑这一天究竟是晴是雨,又会有怎样的预示。

根据这句古老的农谚,如果处暑这一天是晴天,那么代表的是"天气晴,则秋天要下雪",意味着过了处暑后,就要迎来伴随着冷空气而降温的秋天。

如果处暑当天出现雷声,那么则会有另外的一个说法,那就是"处暑闻雷,秋天下雨",夏天虽然还未结束,但下雨的天气却暗示着酷暑过去,进入到秋天里。

但落到现在多数人都希望能享受秋天里清爽的凉风,因此不少人会期望出现如此雷声昭示暴雨的现象。

然而在过去的日子里,这样的雨声反而成为伏线,那便是"春阴不阴,秋雨不雨",那就是指出在夏季中如此持续不见天日的阴雨天气,秋季将会迎来不见阳光雨水持续不断的阴雨天气。

古人总结的这些古老的农谚在如今已经大大不再准备,但是放在那个时期却是再正确不过的。

因为古人的预测全是有着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单纯根据天气来进行预判。

但放在现在,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进行了数十年的气象观测,而且已经拥有了众多的天气预报和气象模型,让预报天气的正确率也获得了大大提高,尤其是可以根据这些实际数据对未来的天气进行预测,再结合古人的经验,相信很多人也都支支吾吾,考虑着如今的科技和古人的谚语究竟该听谁一双耳朵。

但是再如今的气象预报上,还有着大量的天气归纳,虽然都已经是古人所说的话,但是却有着科学的依据。

那么处暑这一天又如何才能预示秋天,如果处暑那天的天气真的是好的,且正在生长期的农作物也能因此受到益处,那我们便可以按兵不动。

意思就是说在处暑这天雨水充分的浇灌下,同时雨水又不至于太大,只上好节其农作物受此温润润物无声的滋养,又不会因为雨水过多导致霉烂发生。

若是处暑当天是晴天,那么根据谚语说法是在秋天当下之前就要迎来冬天了,因此这一点对于作物的生长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

首先是从植物自身生长阻碍情况来看,由于现在的气温依然在适宜的生长范围内,因此很多植物正处于生长的阶段,如果在处暑当天没有出现降温,反而是仍旧有着炎炎烈日的暴晒,那么植物大部分生长的能量都会被这些炎热的天气耗光,甚至会使植物直接在充足的水分下死亡,就算能够存活下来,也会因为在生长初期就经受了如此炎热的天气导致收成比平时要差。

而处暑时若是出现冷暖天气交替的情况,使得气温发生波动,这对于作物的生长同样是不利的。

因为很多作物都是不能承受寒暑交替的温差的,会直接凋谢甚至死亡。

因此处暑的天气非常的讲讲究,就连这句本来简单的农谚都有很多诀窍在里面。

因此我们也要懂得它,才能帮助现代的农务生产有着更好的收成。

处暑时节的现状。

近些年由于受气候影响,很多地方的清明时节雨水这样的节气其实也是开始变得不太准,由于天气变暖,许多地方都已经提前感应到了暖春的到来,由于这个原因,很多植物的生长期也会出现一些差异。

而有些地方的南方地区,由于墨兰花在盛开的时节应是在寒露前后的时候,然而近些年却有相当数量的墨兰花开得格外的早。

这些现象包括了众多地方的植物周期都有着相对早或是相对晚的差异,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田生产。

而有一句俗语叫做"三伏未尽,祸在古时",这根本原因还是在天气上。

由于当年的气温要比如今还要趋于暖热,因此三伏天也往往是相当难熬的,人们要是不留神就会中暑而亡。

但到如今,虽然三伏天每年都还会如期而至,但是仅仅只有短短十几天,其余的时间就好比夏天里都是普通的日子,因此三伏天的时间也从过去的三十几天缩短到了现在的十几天。

而有些地方的气温也是非常高,最高的甚至会达到摄氏四十度以上。

这种高温天气下长时间暴晒的情况下,很多人在外工作的时候都是不敢喝水生怕口渴上来,结果却是不小心中暑。

而在三伏期间,地靠南方的地方虽然也会有时不时的降温下雨,但一般都是持续的较长的时间,这种连续下的时间长了,也会给人们带来不适。

就此来看,三伏虽然时间短,但是夏天却一点都不短。

因此现在的人们已经很少知道三伏的作用是帮助夏天过渡的,反而都觉得三伏天的到来只是为了让夏天变得更加炎热。

但如今虽然現已进入处暑,但是我国最南边的地区都还是三伏天没有走完,这可是十分不好的一个预兆。

因为按道理这个时候应该是夏天过去,秋天要来了,但是如今连三伏天都过不完,夏天还是那个热的很可怕,可以说一年的时间里有将近三分之一都是三伏天,而这种天气对于很多正在生长中的农作物来说也是一种威胁。

而且因为夏天太过炎热,导致很多人都会住在避暑的地方,人们就只是靠着开着空调来度过这个夏天,而根本没有心情也没时间去关心正在田间生长的作物,因此处暑的冷暖预兆也就变得不太重要起来。

结语。

虽然现在有着多样的气象预报和模型,但是也不是说就不用关心天气变化了,相反,这种古老的智慧如今也是十分有用的。

因为即使现在有着成熟的模型,但是毕竟模型只不过是对现实环境的一种简化,它只能模拟现实世界的大概情况,而现实世界的情况却万千不定,因此若是模型和现实发生了不适配的情况那又如何处理。

尤其是现在由于气候越来越不稳定,这也是现代人的一种力不从心的体会。

其实那句古老的"秋天下雪冬天不冷"也是有其道理的,如果这个夏天的烈日晒丰收,那么下一个冬天自然也不会很冷,而且还有着非常好的收成。

但如今却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也是因为我国土地的面积的缩小,导致现在人们生活丰富了反而有这么一句流行语"谷子个头大,穷人吃狗屎",而这却不是没有原因的。

那就是因为一些地方的收成是很好,但很多地方的粮食却依旧还是稀缺的。

因此这样的收获不仅不会让冬天变得越来越短,反而会让冬天变得越来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