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邵昀】

"印度反击北约的制裁警告",据印度《经济时报》《德干先驱报》等17日报道,关于北约秘书长试图用"二级制裁"施压印度等调整对俄贸易关系,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当天作出坚决回应,警告吕特不要在该问题上"搞双标"。

报道说,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Randhir Jaiswal)当天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印方已经看到了吕特言论相关报道,并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让我重申一下……保障我国人民的能源需求无疑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以市场供应和当前的全球形势为指导。我们尤其要对在这一问题上出现的任何双重标准表示警惕。"贾伊斯瓦尔说。

《德干先驱报》17日则注意到,贾伊斯瓦尔当天答记者问时还暗示了,印方不排除重启与中国、俄罗斯的三方合作机制。"这是三国就彼此感兴趣的全球和地区问题进行讨论的平台,"他说,"至于中俄印三边合作机制的具体会议何时举行,将由三国共同商定,我们会在适当时候会向外界通报。"

报道分析,贾伊斯瓦尔此举意在强调印度自身的"战略自主性"。

7月17日,贾伊斯瓦尔主持印度外交部例行发布会 贾伊斯瓦尔的社交媒体

此前一天,吕特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参议员时宣称,如果印度、巴西、中国不施压俄罗斯"认真对待"与乌克兰的和谈,美国可能利用二级制裁进行"惩罚"。他当时声称:"我对这三个国家的敦促是,如果你现在住在北京、德里,或者你是巴西总统,你可能会好好关注这件事,因为这可能会对你造成非常严重的打击,"

《德干先驱报》说,吕特这一"警告"随后在印度引发了轩然大波。印度官员指出,在俄罗斯2022年2月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西方国家仍持续从俄购买化石燃料,却要求其他国家与俄切断能源贸易关系,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双标"。

事实上,欧洲和北约成员国至今仍然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主要买家。芬兰智库"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欧盟一直是俄罗斯液化天然气(LNG)和管道天然气的最大买家,而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则是俄罗斯石油产品的最大买家。

CREA的报告还发现,去年欧盟国家购买俄罗斯化石燃料的支出,已经超过了其在军事和财政援助方面向乌克兰提供的援助。据悉,2024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化石燃料总额为219亿欧元,相较2023年减少了6%,但从进口量上看,同比仅下降了1%。同年,欧盟给乌克兰提供的军事和财政援助为187亿欧元。

另据路透社17日报道,印度石油部长哈迪普·辛格·普里(Hardeep Singh Puri)当天在一场行业活动上称,即使俄罗斯石油供应受到美国二级制裁的影响,印度也有信心通过其他来源满足其石油需求。

"我一点也不担心。如果发生什么事,我们会处理的,"普里说,"印度已经实现了供应来源的多元化,我们的采购来源国已经从过去的约27个,增加到现在的约40个。"

针对吕特的口头"威胁",中方已多次明确表态。1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表示,我愿重申,中方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希望各方能为推动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进一步营造氛围、积累条件,多做有益于劝和促谈的事。"林剑说。

此外,1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有俄媒记者提问: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鲁登科表示,俄方正与中国和印度就恢复三方合作机制进行谈判。他指出,俄罗斯对推动该机制的运作保持积极的态度。请问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对此,林剑表示,中俄印合作不仅符合三国的自身利益,也有利于地区乃至全球和平、安全、稳定与进步。中方愿同俄印双方就推进中俄印合作保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