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以95票赞成、4票反对、27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一份由中国、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其他国家提出的提案,该提案将允许巴勒斯坦在世界卫生组织获得悬挂本国国旗的权利。
虽然这只是一份偏象征意义的成果,但是对于巴勒斯坦依然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国际上带来的影响,将让巴勒斯坦获得更多支持,这也标志着距离"两国方案"又迈进了一步。据悉,目前已经近150个国家承认了巴勒斯坦国,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就曾公开表态,透露法国与沙特计划于6月共同主办推动落实"两国方案"的联合国会议,法国届时可能承认巴勒斯坦国。而马耳他总理阿贝拉也表示,他们计划在6月举行的联合国会议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一次的投票,也有很多特殊的细节值得关注。
首先,恢复巴勒斯坦升旗权利的提案,不仅仅由阿拉伯国家起草,中国也深度参与,反映出中国不仅继续在国际上为两国方案奔走,同时也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紧密,在热点局势上与阿拉伯国家高度互信。
其次,在本次投票过程中,只有4个国家投下反对票,包括以色列、匈牙利、捷克和德国。之所以没有美国,是因为特朗普上任后,美国已经退出了世卫组织,自然也就失去了投票权。
不过即便如此,美国也没有放弃在本次世界卫生大会上刷个存在感。在5月20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发来一段视频演讲,其主要内容,是鼓动其他国家跟着美国一起退出世卫组织。
肯尼迪声称,世界各国和世卫组织应该"把美国退出世卫组织视为一个警钟",并鼓励其他国家考虑加入美国的行动。
而这一次的投票结果也说明,其他成员并没有受到美国退出的影响,相反,美国的坚定盟友以色列却因为美国的退出而变得更加孤立无援。
需要指出的是,就在世卫组织投票恢复巴勒斯坦升旗权利的当天,以色列军队再次轰炸了加沙地带北部两地,造成至少4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在以色列重启军事行动的过去两个月里,已造成加沙至少3785人死亡、10756人受伤。
德国总理默茨在当天谴责了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他"已无法理解"以色列当前军事行动的目的,并表示计划本周晚些时候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再次通话,更明确地传达这一信息。
然而让人疑惑的是,德国却在本次投票中,投下了反对票,因此德国的立场显然有些矛盾,这或许与德国新政府刚刚建立有关系。
总的来看,加沙的苦难正在让世界上其他国家团结起来,让巴勒斯坦逐渐拥有正常的国际地位,而推动"两国方案"的落地,才有可能为巴勒斯坦带来真正的、持久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