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连谈8小时,会谈后美财长被拍到眉头紧锁,中方表示达成重要共识
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期,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举行。中方高层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11日,会谈在日内瓦继续进行。外国媒体称,这是美国政府4月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并引发中方反制以来,中美双方首次就相关问题进行面对面会谈。"中美双方10日的会谈持续了约8个小时。"英国《卫报》报道称。
特朗普(资料图)
中方高层说,在当前形势下,本次会谈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会谈富有成效,迈出了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的重要一步,为进一步弥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中方高层表示,中美经贸关系既对两国意义重大,也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中方愿同美方一道,积极落实今年1月17日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本着解决问题的务实态度,坦诚对话、平等协商、管控分歧,深挖合作潜力,拉长合作清单,做大合作蛋糕,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取得新的发展
5月10日这场持续8小时的中美经贸会谈刚结束,贝森特疾步钻进防弹车的画面被记者抓了个正着。镜头里他眉头紧锁的模样,活像吞了颗酸柠檬--这与华盛顿凌晨三点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狂欢式发文形成戏剧性反差。这场被瑞士媒体称为"全球经济最昂贵谈判"的博弈,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像极了一场精心编排的悬疑剧:美国代表团前脚刚出会场,后脚就上演了"川剧变脸"的戏码。
特朗普(资料图)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早就表明了与美国会谈的态度,那就是打奉陪到底,谈敞开大门,但美方必须要有诚意。什么是诚意,对华征收145%的关税意味着"脱钩",这根本没有谈的必要。50%的关税也是相当高昂,毕竟现在又有多少出口商品的利润能超过50%呢?所以,美方的诚意说白了要看中方的预期和要求,而不是美国人在那里自说自话。因为本轮贸易战,从一开始就是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发起的,是借助所谓"对等关税"的由头发动的一场关税战、贸易战、政治操控下的经济制裁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谈判刚开始的时候,还有外媒造谣双方"刚接触就谈崩了",声称中方"中途离场",但实际上这场谈判的跨度时间很长,所谓的"中途走人",只是双方在午餐时间的歇息。然而,哪怕西方妄图营造一副对华强硬的架势,但从结果来看,美方恐怕在关税问题上,对华做出了不少让步。因为在谈判期间,中方再次对外强调,自身的立场不会变,更不会牺牲原则跟美达成协议,说明在这场对话里,中方并没有在两国的关税问题上,接受美方的威胁。
特朗普(资料图)
大概率双方会在一些细节上做出让步,比如大部分商品(美国人日常需要的玩具、服装、小家电等等)保持原有关税状态,在另一些美国急切需要保护的领域,比如造船业和汽车行业,提升一定的关税。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原本31.04%的基础上,增加5%或者10%的普遍性关税,然后给出90天到180天不等的缓和期,同时放开转口贸易的口子,这样中国实际上不吃亏,美国人也能硬冒充个"赢了"。
简而言之,在这场谈判中中国的立场非常明确:美国需要展现出诚意。不要总是试图让中国为美国的困境买单。我们有自己的原则和利益,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美国解决问题而付出代价。
在中方前往瑞士与贝森特会面之前,商务部再次重申,美国必须"拿出诚意和实际行动"。这不仅是对美国的警告,也是中国的底线。如果美国只是抱着碰运气的心态,没有实质性的让步,那么这次会谈很可能无果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