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民众已作出选择,马科斯还在对中国搞事,南部战区严正警告
根据人民日报报道,前不久,据南部战区海军新闻发言人赵志伟海军大校表示,菲律宾36号护卫艇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侵入中国黄岩岛领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组织兵力依法跟踪监视、警告驱离。这一事件瞬间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背后折射出的菲律宾国内政治与外交博弈,也逐渐浮出水面。
菲律宾即将于5月12日迎来中期选举,当下国内政治局势可谓波谲云诡。根据菲民调机构"亚洲脉动"数据,马科斯的支持率出现令人咋舌的下滑。在3月,其支持率仅为25%,相较于2月的42%,短短一个月就下降了17个百分点,不支持率则飙升至53%。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面临弹劾调查的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支持率却一路高涨,从52%上升到59%,成为政府高级官员中支持率唯一上升的人物。
马科斯(资料图)
民众的态度转变并非毫无缘由。在经济层面,菲律宾近年来物价持续攀升,民众生活成本大幅增加。马科斯政府虽采取诸如削减食品关税等手段试图稳定物价,可通货膨胀率依旧远超政府设定的2%-4%目标区间。普通民众在高物价下生活压力倍增,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也随之高涨。
在政治方面,马科斯一系列举动引发诸多争议。他逮捕前总统杜特尔特并将其送往海牙的行为,在菲律宾国内掀起轩然大波。杜特尔特在任期间,推行铁腕禁毒政策,大力打击国内犯罪活动,在改善社会治安方面成效显著,深受部分民众爱戴。马科斯此举被不少民众视为政治迫害,进而引发他们对马科斯政府的反感,这也成为马科斯支持率暴跌的重要因素之一。
反观莎拉·杜特尔特,她在面对政治困境时积极调整策略。在政治立场上,莎拉·杜特尔特发表声明支持众议员维拉尔竞选参议员,而维拉尔的母亲伊梅是马科斯家族成员、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这一举措展现出莎拉灵活的政治手腕,为其赢得更多政治资源与民众支持。在政策主张上,莎拉强调改善民生,承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等,这些政策契合当下菲律宾民众需求,为她在民众心中赢得不少好感。
在国内支持率堪忧的情况下,马科斯政府将目光投向南海,妄图通过制造外部冲突转移国内矛盾,提升自身支持率。此次菲律宾36号护卫艇非法侵入黄岩岛领海,便是这一策略的具体体现。马科斯政府企图借南海紧张局势,煽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让民众将注意力从国内问题转移到外部冲突上,从而挽救其岌岌可危的政治地位。
马科斯(资料图)
菲律宾此次的挑衅行为,不仅违反历史事实,更严重违反国际法和中国法律相关规定。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对其领海拥有主权,外国船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菲律宾无视这一国际法准则,悍然派护卫艇闯入中国黄岩岛领海,是对中国主权的公然侵犯。
面对菲律宾的挑衅,中国始终保持高度克制与冷静,同时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南部战区海军迅速行动,依法对菲律宾护卫艇进行跟踪监视、警告驱离,展现出中国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坚定决心与强大能力。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正如南部战区海军新闻发言人赵志伟海军大校所言,正告菲方立即停止侵权挑衅,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菲方承担。
从国际社会反应来看,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行为并未得到广泛支持。东盟国家大多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不愿被卷入大国博弈,更不希望看到南海局势因菲律宾的激进举动而进一步恶化。印尼积极推动"南海和平倡议",马来西亚呼吁建立"区域渔业协商机制",这些都反映出周边国家渴望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南海问题的共同心声。就连过去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存在一定分歧的越南,此次面对菲律宾的挑衅也选择沉默,并未跟随菲律宾起舞。
马科斯(资料图)
菲律宾在南海的冒险之举,背后也有美国的身影。近年来,美国为推行其"印太战略",极力拉拢菲律宾,企图将菲律宾打造成遏制中国的"马前卒"。美国向菲律宾提供军事援助,在菲律宾部署军事设施,与菲律宾举行联合军演,这些举动无疑给菲律宾政府壮胆,使其在南海问题上愈发激进。然而,菲律宾追随美国挑衅中国,不仅无法真正解决国内问题,反而将使菲律宾陷入更大的地缘政治风险之中。一旦冲突升级,菲律宾将首当其冲,承受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也将受到严重冲击。
菲律宾民众已通过民意调查表达了对马科斯政府的态度。马科斯政府若想真正挽回民心,稳固执政地位,应将精力放在解决国内经济民生问题上,而非妄图通过对外冲突转移矛盾。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应尊重历史事实与国际法,停止一切侵权挑衅行为,通过对话与协商妥善解决与中国的分歧。任何企图通过冒险行为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都将在14亿中国人民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面前碰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