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华裔教授,计算机安全领域全球最知名学者之一王晓峰,其家庭3月31日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搜查,当天本人被校方开除。
他的妻子马年丽(该校大学图书馆的系统分析程序员)的住处同时被FBI调查,遭校方除名。
王晓峰(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此种行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特朗普首任期间针对华人推出的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是否死灰复燃?
不过,美国针对华人科学家的歧视、排斥和恶行,对中国来说未必是坏事。
因为美国的行为,加剧了华人科学家的恐惧感和危机感,并形成寒蝉效应。而中国则双手欢迎这些顶级人才回国,展现了巨大的吸引力。
近期,又有3名顶级科学家离开美国回家。
刘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核物理学家,1月份离开美国,2月加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任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华新,原美国俄勒冈大学终身教授,数学领域顶级科学家,美国数学会首届会士,去年底加盟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任教授。
占涵宇,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哲学(电子光学专业)博士,美国康宁公司工程师/光学研究员,视觉导航领域顶级学者,2024年12月离美回国,同月加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仅2024年,至少有17名顶尖科学家从海外回到中国。他们是:
王中林,被誉为"纳米发电机之父"的物理学家、
孙崧,被视为华人中最可能获得"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数学家。
孙少聪,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并在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并获得了超过2400万美元的资助。2024年,他选择回国,加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
……
根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中心教授谢宇、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教授林希虹等学者的统计数据,2018年特朗普1.0推出"中国行动计划"后,共计有1062名著名学者选择离开美国,回到中国高校及科研机构。
此后的三年时间,离美归国的华人科学家达到3878人,形成"回归潮"。
其实,"中国行动计划"并未揭露任何一名所谓的"间谍",248名应因"中国行动计划"而受到迫害的华人科学家,没有一个"间谍"罪名成立,但受调查的人却因此丢了饭碗,生活陷入困境,精神饱受折磨,人生被彻底颠覆。
其中就包括陶丰,他是"中国行动计划"第一个被起诉的华裔学者,也是最后一个结案的涉案人。去年年7月,因证据不足,他被指控的10项重罪得以全部撤销或推翻。
陶丰,美国堪萨斯大学终身教授,2019年遭到FBI逮捕,他被控隐瞒了与我国福州大学的雇佣关系,如"罪名"成立,可能面临长达150年的徒刑。
但美方的指控以及校方的"积极"配合,其"恶劣行为"导致陶丰的生活、工作、声誉以及财务都陷入混乱,时间长达5年的折磨,物质和精神损失怎么也无法挽回。
陶丰(图片来自百度)
一些长期在美国生活的知名科学家也选择回国。
丘成桐,2022年离开生活了50年的美国,赴北京清华大学任全职讲席教授。
在美生活20多年,任教13年的胡懿娟,全球知名生物统计学家,最终选择于今年1月回北大母校任全职任教。
无论这3千多名科学家是何种原因回国,这波"逃离美国潮",对中国学界都是难得的大机遇,对中国的科技发展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事。
善待他们,让身在美国的同行羡慕他们,才是我们的正确做法。
就在近日,几百名在美留学生收到"驱逐令",美国向留学生"开刀"了。
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3月30日消息:过去几天里,数百名在美外国留学生收到了要求他们离开美国的电子邮件。《印度时报》证实了这则消息。
具有3种行为的留学生可能被下"逐客令":
在大学校园内参加支持哈马斯的抗议活动,将被取消签证;
在社交媒体发布帖子的学生可能面临此类惩罚;
在帖子上"点赞"的学生也可能失去签证。
特朗普的"惩罚行动"包括正在美国学习的学生和正在申请签证的学生。
美国的上述"恶行",很可能成就了我们的人才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