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港股市场上腾讯控股的表现格外耀眼,其股价高开高走,一度涨超7.5%,市值暴增约320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981亿元) ,这一增长幅度不仅让腾讯总市值重回4.5万亿港元之上,也创下了年内最大单日涨幅,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当日,腾讯相关概念股也集体上扬。微盟集团涨幅达15%,阅文集团涨近12%,有赞涨超10%,创梦天地涨8%。在A股市场,派诺科技、宏景科技、奥尼电子等涨停,长亮科技、博思软件等涨超15%。一场资本狂欢在腾讯的带动下全面展开。
腾讯此次市值的大幅攀升,主要源于微信在AI领域的重大动作。2月16日,腾讯方面回应称,微信搜一搜在调用混元大模型丰富AI搜索的同时,近日正式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 R1模型。这意味着在灰度测试范围内的用户,能在微信对话框顶部搜索入口看到"AI搜索"字样,点击进入后,可免费使用DeepSeek-R1满血版模型,从而获得更智能、多元的搜索体验。除微信搜一搜外,腾讯云AI代码助手、腾讯元宝等多个产品也在探索接入DeepSeek,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服务。
市场对腾讯这一举措反响热烈,普遍认为微信接入DeepSeek标志着腾讯自研AI技术正式迈向规模化商用阶段。未来,借助AI技术,腾讯有望在广告精准投放、智能客服等多个场景释放巨大的商业价值。腾讯将DeepSeek大模型同步接入多个核心业务线,形成了技术联动效应,这种"开源模型+超级应用"的模式,既降低了技术落地的成本,又为后续拓展金融、教育等垂直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意味着腾讯正在通过AI技术重构其"社交+内容+服务"的生态护城河。
从腾讯自身的基本面来看,其在多个业务板块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24年Q3财报数据显示,微信月活用户数量高达13.82亿,小程序交易额同比增长超10%,游戏业务在《元梦之星》等新品的带动下逐渐回暖。这表明腾讯在传统优势业务上依然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如今,AI商业化进程的加速,让市场对腾讯未来的增长充满了更多期待,有望形成"游戏+广告+AI"的多维增长引擎。
在AI竞争步入"模型迭代+生态扩张"新阶段的当下,百度、阿里、华为等大厂纷纷密集接入DeepSeek,行业从单一模型竞争向生态协同转变的趋势愈发明显。在这一轮布局中,腾讯不仅通过外部合作快速补齐模型能力,还依托微信、游戏、金融等丰富的应用场景,构建起差异化的落地优势。再加上南向资金近一月增持腾讯超过50亿港元,这无疑显示出长线资金对腾讯战略转型的坚定信心。
腾讯此次市值的暴增,是其在AI技术与业务融合道路上的一次重大胜利,也印证了AI技术与超级应用结合所蕴含的巨大潜力。随着DeepSeek在微信生态中的不断深入渗透,腾讯或许将开启从"流量红利"到"智能红利"的全新发展周期。倘若腾讯能够持续突破AI应用边界,不断拓展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商业价值,那么在全球智能化的浪潮中,这家互联网巨头极有可能再次引领行业发展,续写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