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政策生效近一个月后,依旧没能与中方达成关税协定的特朗普政府,终于有些着急了。当地时间5月4日,特朗普罕见承认本周内没有与中方通话的打算,但他愿意在某个时候,降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理由是当前税率下,中美两国近乎脱钩断链,无法正常开展经贸活动。

考虑到"对等关税"政令实施"满月"当天,中方放出可能与美方启动谈判的风声,有分析认为,特朗普主动提及对华降税一事,一方面是在回应中方释放的积极信号,为中美关税谈判"破冰"做准备,另一方面是为了提振陷入低谷的美国市场,平息美国民众对于关税政令的不满情绪。

毕竟,无论特朗普如何粉饰太平,将中国描述为关税战中先撑不住的一方,都改变不了美国企业和民众正面临出口困境和通胀压力这一事实。作为百日支持率创下近80年来最低纪录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迫切希望同中方对话,同时借中美关税谈判结果"说服"其他国家让步,这一点中方很清楚。

不过,美方的沟通诚意究竟有多少,仍然值得商榷。要知道,对华降税计划尚未落实,特朗普就开辟了一个关税"新战场"--美国电影业。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自己已经授权美国商务部和贸易代表立即启动程序,对所有在国外制作的进入美国的电影征收100%的关税。

要知道,电影业隶属文娱服务产业,并不在常规征税范围内,此前特朗普也从未对美国服务业加征过关税,这意味着一旦电影关税政策"实锤",美国市场面临的麻烦将从实体制造业蔓延到更广泛的服务业。美媒援引分析称,电影关税政策出炉前,特朗普必须明确如何界定"美国电影",毕竟很多好莱坞大制作电影都是在美国境外拍摄制作的,盲目征税只会扼杀美国电影业发展,而不是让电影业再次繁荣。

有分析指出,尽管特朗普政府尚未公布电影关税的具体征收细则,但这则消息带来的"恶果"已经浮出水面。其中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加剧美国电影产业的恐慌和混乱,让好莱坞高层不得不绞尽脑汁,猜测特朗普究竟想要什么。

除此之外,对外国电影加征关税还将大幅减少美国观众的观影选择,加剧好莱坞公司的竞争压力,甚至引发全球对美国电影的反制。从业人士强调,对电影加税,意味着美国主动将优势产业--服务贸易业拉入了关税风暴。不过,在美国服务贸易出口额顺差明显的当下,一旦产业遭遇反制,受到的损失也将是巨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国电影较少在美国院线上映,电影关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像欧盟、日韩等国家的那么大。不过,中方也从美方的新动作中解读出了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特朗普政府并没有放弃将关税武器作为政治博弈工具。

对此,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一场活动上指出,经贸关系不是零和游戏,美滥施关税损人害己。谢锋强调,中美经贸合作总体是平衡的、双赢的。中方坚定维护的不仅仅是自身正当权益,而且是国际经贸秩序。如果美方准备要谈,就应当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