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黑手"终于浮出水面,马科斯一声令下,启动北部军事基地,决心要在台海玩火?
据报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最新行动,正在将这个东南亚国家推向一个令人担忧的战略十字路口。前不久,马科斯宣布启用位于巴丹岛的马哈陶前沿作战基地,这个基地距离台湾海峡仅193公里,毫无疑问,这一举动不仅将菲律宾置身于台海局势的风口浪尖,还加深了菲律宾与美国在军事和战略层面的深度绑定。
作为菲律宾北部的一座重要军事基地,马哈陶前沿作战基地的启用,绝非只是为了增强该国的海上监控能力。菲律宾军方已经明确表示,该基地将成为监控吕宋海峡的核心平台,更重要的是,台海局势已经愈加紧张,马科斯政府选择在此时启用这个基地,无疑是向外界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菲律宾在台海局势中的立场,已经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宣布这一举动时,并未隐晦自己的立场。他曾公开表示,台海局势直接关系到菲律宾的国家安全,菲律宾绝不会在台海冲突中"袖手旁观"。这无疑是对美国的一个强烈表态,也是马科斯为换取美国支持而做出的战略选择。
美国一贯把菲律宾视作亚太地区的重要战略棋子,而此次马哈陶基地的启用,正是美国"印太战略"布局的一部分。美国通过对菲律宾的军事支持,不仅能够在南海地区提升自己的军事存在,同时,也能在台海局势中对中国形成牵制。
除此之外,美国通过私人资本收购菲律宾的苏比克湾造船厂,租赁土地给韩国现代重工,并为该地区的军事设施建设提供支持,实质上已经将菲律宾推向了一个军事化的深渊。虽然菲律宾政府一再宣称,所有的军事合作都仅仅是为了"增强防卫能力",但事实却远没有那么简单。美国已经在菲律宾的领土上建立了多个军事基地。
而美国的战略意图,也正在一步步浮出水面。美方不仅向菲律宾提供军事援助,还计划在苏比克湾地区建造全球最大的预置仓库,这个仓库将存放大量非弹药物资,表面上看是为了菲律宾的"防御需求",但实际情况恐怕并非如此。正如专家分析所言,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投资,实际上是在为自己未来可能的军事行动提前铺路。
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已经连续采取了多次挑衅行动。从早期的"国际化南海争端"到最近频繁的指责中国海警船"骚扰"菲渔船,再到联合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在南海开展所谓的"联合巡航",菲律宾正在越走越远。
这背后,是菲律宾对外部力量的依赖,尤其是对美国的寄希望。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台海问题上的"火中取栗"式举动,显然是在"换取"美国的军事支持。然而,这一战略选择的潜在风险,正在一步步显现。
菲律宾一方面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遏制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又在台海局势上为自己谋取利益。然而,这样的做法未必能带来其期望中的回报。美国从未真正关心菲律宾的长期安全,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战略平台,用来"牵制"中国。与此同时,菲律宾自己却可能在中美博弈中成为最薄弱的一环。
马科斯的战略选择,短期内或许能获得一些经济上的回报,譬如借助苏比克湾造船厂的重启和巴丹岛基地的军事设施提升,获得一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依赖外部力量的做法,无疑会让菲律宾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而中美博弈的背后,菲律宾或许最终只能成为炮灰,成为这场地缘政治游戏中的一个"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