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25日,荷兰海牙。北约峰会场外,一场提前四个月铺垫、耗尽乌克兰外交资源的闭门会谈终于上演,泽连斯基见到了特朗普。这是他自4月在罗马教皇葬礼上短暂寒暄后的首次正式接触,也是他自"白宫着装门"之后,在西方舞台上力图翻身的一次关键表演。但50分钟的会谈后,乌克兰并未拿到哪怕一枚"爱国者"导弹,泽连斯基只听到一句熟悉的外交空话:"我们会考虑看看。"从会前的满怀期待,到会后的失落沉默,这场精心导演的"视觉外交秀",最终还是照进了特朗普的冷酷剧本里。
为了这场会谈,泽连斯基几乎使尽浑身解数。自2025年2月以来,他已三次试图拉近与特朗普的距离,却次次碰壁。2月28日的白宫"战术毛衣事件"中,他遭遇羞辱式质问;4月教皇葬礼上,他换装西服、克制发言,却只换来一场尴尬寒暄;6月G7加拿大峰会,泽连斯基满怀希望赶到现场,却连人都没见着--特朗普早早离席,乌克兰被"程序性边缘化"。与拜登时代的"主位外交"形成鲜明对比,如今的泽连斯基,只能在场边寻找"窗口时机",为乌克兰苦苦寻求国际存在感。
特朗普并未浪费此次"见面礼"的权力张力。他没有就任何援助做出实质承诺,仅表示"可能考虑提供部分爱国者导弹",并马上补充:"我们自己也需要,这些导弹已经转送给以色列了。"这几句话几乎是美式外交话术的经典示范:说了等于没说,答应等于拒绝,话里话外全是算计。泽连斯基努力营造的"对话氛围",最终沦为特朗普个人"姿态管理"的背景板。
事实上,"爱国者"导弹的故事,早已不是一场单纯的援助博弈,而是一场赤裸裸的地缘交易。早在年初,美方就已决定调拨90枚爱国者导弹至波兰热舒夫,但由于涉及以色列、乌克兰、俄罗斯之间的多重博弈,这批导弹成为"流动筹码"。以色列方面一度以"库存紧张"为由拖延交付,甚至通知俄方"只是还给了美国",明摆着暗示:乌克兰别想插手。这才是特朗普口中的"优先供应以色列"的真相,中东地缘利益远比东欧代理人战争来得重要。
而泽连斯基呢?他已不仅是在争取军事援助,更像是在努力争取"被在场"的资格。他换掉军装、抛弃"战争总统"的硬汉形象,穿上西装出现在查尔斯国王的宫殿、出现在北约峰会的晚宴、出现在特朗普身边,目的无非是想要打破过去那场"着装门"事件留下的保守派偏见。他在重塑个人形象,也在试图重启乌克兰在西方舞台的议题控制权。但现实残酷地证明:外表再怎么改,也掩盖不了战略边缘化的命运。
特朗普并未将乌克兰列入核心政策视野。他在记者会上直言"未讨论停火细节",甚至宣称"未来可能与普京对话",暗示他将以自己为中间人,重新定义这场战争的解决方式。在这种战略框架下,泽连斯基的所有努力只会沦为一种尴尬的"自我展示"。而特朗普所谓的"考虑合作无人机生产""保持对军援的谨慎",不过是继续将乌克兰当成军工利润链条上的零部件而已。
从数据看,美国对乌援助中有超过70%的资金实际流回本土军工巨头手中,乌克兰拿到的仅是低配版产品和旧库存武器。2024年,美方就曾以"旧换新"模式要求以色列交出8套即将退役的爱国者-2系统,再换取美制爱国者-3导弹,乌克兰拿到的不过是"边角货"。这种掠夺式援助结构下的"支持",本质上是在用乌克兰的战场消化美国产能冗余。泽连斯基渴求的不是"买卖",而是"承诺";但特朗普只给交易,不给保障。
更现实的问题是,特朗普这场"政治见面秀"不仅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加深了乌克兰在国际秩序中的尴尬位置。他既不打算给出具体军援时间表,也不愿推动北约给予乌克兰任何实际的安全保障。甚至连此次会谈本身,都发生在北约峰会场外、而非正式议程之中。泽连斯基在穿上西装的同时,也被彻底踢出了"战略共同体"的核心圈层。正如《卫报》辛辣点评:"泽连斯基脱下军装的同时,也卸下了乌克兰的尊严。"
这是一场注定没有收获的外交作战,一次自上而下的战略错位。特朗普的立场早已摆明--乌克兰问题是谈判筹码,是竞选牌面,是军工订单的润滑剂,但绝不是美国核心利益。在这种背景下,泽连斯基越是主动示弱、试图靠"换装外交"修补信任,就越容易沦为对方的道具。
脱下军装,换上西服,泽连斯基试图从"战时形象"切换到"和平斡旋者"的角色;但特朗普显然不吃这一套。他要的不是泽连斯基的妥协,而是彻底的依赖、完全的臣服。这正是"特式外交"的核心逻辑:没有朋友,只有筹码。
所以,当泽连斯基在北约峰会场外低声请求爱国者导弹时,特朗普用的不是耳朵,而是算盘。算盘里不是战场需要,而是选票、预算、军火订单与下一步大国交易。这一刻,泽连斯基可能终于意识到,他穿不穿西装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的命运,根本不在衣服里。
与此同时,俄罗斯方面也没有放松其军事外交步伐。在上合组织成员国防部长会议期间,俄罗斯防长别洛乌索夫发表了极为强硬的讲话。他指责西方国家通过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派遣雇佣兵等手段拖延冲突,目的是让欧洲保持不稳,甚至影响到自身安全。他特别提到,"基辅政权已经意识到失败不可避免,于是赌上一切搞恐怖袭击",并指出俄罗斯城市的民用设施遭到攻击,背后资助者正是欧洲国家。
在这次讲话中,别洛乌索夫不仅强调了乌克兰战争的严重性,还特别点名批评了"奥库斯"等反俄反华联盟,认为这些联盟破坏了亚太地区的稳定。更为关键的是,他指出一些国家正在建立排他性的军事联盟,破坏地区安全,这些联盟包括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的三边机制,以及美日韩的三国合作。尽管这类表态在俄罗斯的外交话语中并不罕见,但在中国主办的上合会议上,别洛乌索夫的言辞更显分量。这无疑反映出俄罗斯希望通过加强与中国等东方大国的战略合作,缓解西线压力,同时在外交层面构建一个反西方的叙事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