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某蒙面网红一句"张碧晨才是原唱"点燃十年暗雷,词曲作者直接拔了插头--这场版权战争没有赢家,但法律给出了最冰冷的答案。

一、所谓"永久演唱权"可能不存在

1. 版权归属铁律:创作权>表演权

汪苏泷手握《年轮》词曲著作权,这是《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白纸黑字给的"生杀大权"。张碧晨工作室声明的"永久演唱权",本质只是被许可的表演者权--就像租房合同再长,房东也能依法收房!

2. "全球永久"?法律笑了

张碧晨方宣称的"全球永久权",遭遇三重法律暴击:地域枷锁:《伯尔尼公约》规定版权保护受国内法限制,所谓"全球权利"不登记等于空气;50年大限:表演者权保护期仅50年(《著作权法》第四十四条),谈何"永久"; 表演者权依附著作权存在,版权方随时可断电。

二、张碧晨"唯一原唱"人设是否真实?

时间线反杀:2015年6月15日张碧晨版首发 → 6月30日汪苏泷男声版上线 → 双版本同期收录OST专辑。所谓"唯一原唱",早被行业"双原唱"惯例戳破(参考《知否》胡夏/郁可唯)。

张碧晨称"签约时不知有男声版",反而暴露早期合同未约定排他性--"若合同未限定排他性,著作权人当然能授权他人"。

三、汪苏泷一场教科书级维权

1. 精准打击网红乱象

某网红直播翻唱收费288抖币/次,却坚称"原唱只有张碧晨",甚至把"汪苏泷"写成"汪苏龙"。汪苏泷不告网红,却直切命脉:收回所有翻唱授权,逼平台一夜下架侵权内容。

2. 双原唱实锤破局

甩出十年前项目邮件:"《年轮》立项即定男女双版"(大象音乐李思睿证言); 同步认证《梦幻诛仙》也是双原唱,堵死舆论漏洞。

所以,张碧晨含泪"告别十年代表作",看似体面退场,实则是版权铁拳下的无奈止损。而汪苏泷这一收权,收的不只是《年轮》--他收的是整个行业对创作权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