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金加速回流中国股市,高盛、瑞银等国际投行纷纷发布看多报告,认为在政策红利和企业盈利改善的双重驱动下,A股市场仍有可观上涨空间。
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在参加第一财经市场零距离直播时表示,反内卷政策为企业盈利注入新的动力。
预计未来两年内卷行业盈利有望提高53%,全市场盈利两年累计增速提高5%,更乐观的情形下可达14%。
随着盈利改善,中国股票整体估值仍有10%左右的上行空间。
01 外资看好,对冲基金加速配置中国资产
国际金融机构对中国股市的信心正在增强。高盛主经经纪商业务部门数据显示,对冲基金正以6月底以来最快的速度买进中国股票。
2025年8月19日,中国股市持续上涨,上证指数冲至3746.67点,创下自2015年8月以来新高。年初至今,上证指数累计上涨11%,涨幅超过美国标普500指数的10%。
资金流向显示,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半导体ETF规模达120亿元,占行业总配置比超40%。
02 政策红利,反内卷措施提振企业盈利
高盛报告指出,反内卷政策提出以来,部分受益股票自七月以来已上涨8%,未来两年仍有望实现17%的年复合增长率。
政府支出将在2025年明显复苏。地方政府支出集中在建筑、工业园区、交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社会工作,总计占总支出的40%。
这些政策为2025年光伏行业等高技术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在7月同比增长9.3%,远超工业整体增速。
03 板块轮动,科技制造链联动效应显现
半导体产业链表现抢眼。2025年8月20日,盛科通信、芯原股份等10余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寒武纪更以8%涨幅站穩千元关。
资金流向显示,半导体产业链成交额突破400亿元,占沪市总成交额近4%,较前一日增长18%。
半导体的强势表现辐射至下游应用端。当日汽车股中,全柴动力、成飞集成等9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
04 估值修复,A股市场迎来双击机会
高盛预计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将在2025年底前升值20%。尽管元旦开局艰难(A股和H股均下跌5%),但每股收益增长约7-10%、潜在估值上涨空间适中以及投资者持仓普遍偏低,表明中国股票的风险回报具有吸引力。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预计,2025年保险将为A股市场带来1万亿元人民币的净流入,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分别贡献5900亿及1200亿元人民币。
05 投资主线,三条路径把握市场机遇
高盛在报告中提出了三条投资主线:政府消费代理、新兴市场出口商和人民币贬值受益者、以及新基建和技术投资。
"小巨人"企业受到重点关注。高盛从列出的900个"小巨人"中筛选出20家,这些公司在研发强度、管理激励计划、卖方覆盖率、有吸引力的增长/估值方面排名良好。
股东回报也是重要投资主题。预计2025年A股的现金分红达到3.5万亿人民币。高盛构建了中国股东回报投资组合,包括强大的摇钱树、股东回报上行候选人和选择中央地方国有企业。
06 风险因素,关税与政策偏差需警惕
高盛同时指出,以当前股价而言,对关税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除非更严厉的关税和平淡无奇的政策同时发生,否则股票的估值似乎并不高。
关税结果的分布范围很广,任何与基本假设(即税率增加20%)的重大偏差都会对中国股票的公允价值产生重大影响。基于情景的分析表明,乐观和悲观情形下的公允价值估计几乎相差40%。
美国将某些中国公司列入名单,以及后续关税的不确定性迫在眉睫,加上中国在3月重要会议之前可能采取的温和政策行动,中国股市可能会在未来几周经历动荡期[citation:1。
随着美中达成贸易协议、以及政府加强对股市支持力度,国际资金正加速流入中国市场。
高盛分析师指出,"随着企业获利的改善,在未来12个月,中国股市还会有10%~15%的成长空间"。
投资者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对中国资产的信心悄然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