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作出决定,推迟对中国加税,27国统一对华战线,风雨欲来
墨西哥作出决定,再次推迟对中国加税的计划,与此同时,欧盟27国推进对华"统一战线",试图强制成员国剔除中国通信设备。那么,墨西哥此举释放了什么信号?中方又该如何应对?
11月11日,彭博社报道称,墨西哥再次推迟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的计划。而该计划早在9月初就已提交给众议院审批,这份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国家征收高达50%的关税,涉及1400余种商品,其中包括机械、零部件、汽车配件等关键产品。表面上看,这是为了保护墨西哥制造业,减少对亚洲进口的依赖,但实际上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

因为就在墨西哥宣布加税计划的前几周,美方多次通过外交与经济渠道,敦促墨西哥"重审对华依赖"。而这一节点恰逢"美墨加协定"将于明年进行例行审查之际,墨方此举被普遍视为对华施压、对美示好的"筹码"。
然而,现实很快给辛鲍姆政府泼了盆冷水。先是中国发起了反制,中国商务部在9月末依据《对外贸易法》和《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启动贸易壁垒调查,明确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中方强调各国应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不应在外部胁迫下牺牲第三方利益。
再加上墨西哥国内的制造业,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远超想象。从汽车、电子到建筑设备,许多产业链核心环节离不开中国原料与零部件,对华加征关税,意味着成本骤升、通胀加剧、出口竞争力下降。因此,墨西哥多个行业协会公开警告辛鲍姆政府,这一政策将"反噬墨西哥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墨西哥执政党内部也出现分歧,部分议员认为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当下,墨西哥确实需要保护本土产业,但"现在不是挑起与中国争端的时候"。他们担忧,若贸然加税,不仅会引发中国的反制,还可能破坏与其他亚洲国家的经贸合作,削弱墨西哥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灵活性。

由于这些强大的反对声浪,以及执政联盟内部的分歧,这项关税提案的审议进程一再受阻。该提案最初提交给众议院后,已经被推迟过一次。最近,它再次被推迟,最早可能要到十二月才在国会审议。而当前的立法会期将在十二月十五日结束,议员们认为政府的水务和健康倡议应该优先讨论。如果今年未能处理,相关辩论将被推迟到明年二月。
就在墨西哥为关税问题踌躇不决的同时,欧盟正在采取更强硬的对华立场。路透社报道称,欧盟委员会正在研究法律途径,计划强制成员国逐步将中国通信设备商华为和中兴排除在电信网络之外。该提案旨在将2020年出台的非约束性"5G工具箱",升级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规定。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维尔库宁正主导推动这一计划,试图以"国家安全"为名,使欧洲在对华科技管控上实现统一。
有分析认为,将墨西哥的关税风波与欧盟的电信设备之争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这两件事都反映出在当前全球格局下,一些国家和地区正试图通过贸易和科技政策,来"降低风险"或"去风险"。而在其背后往往有外部力量,特别是美国战略的深刻影响。无论是墨西哥的关税计划,还是欧盟对中国企业的排挤行动,都隐约可见美国推动其盟友减少对华经济依赖的影子。

面对这股暗流,中国的应对显得既坚定又沉稳。在墨西哥问题上,中方没有停留在口头抗议,而是迅速启动了法定的调查程序。在中欧经贸问题上,中方始终坚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驳斥那些毫无根据的指控。中方立场很明确: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支持经济全球化,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中国将继续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所有国家开展经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