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曾说:"中美合则两利、世界受益;斗则俱伤、全球遭殃。"如今看来,此言甚是应景。特朗普发起贸易战和关税战,中方有硬顶回去的实力和决心,得益于中方底子厚和提前作出了布局应对。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是没有这个底气和美国斗的,尤其是那些在中美夹缝之间谋生存的国家。

新加坡就是这种类型国家中的典型代表,以往依靠中美等大国共同支撑起的贸易体系,以及身处全球海洋贸易的关键位置,新加坡仅有"弹丸之地",却创造了亚洲经济的奇迹,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至今在亚洲经济版图上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现在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剧烈变动,由中美贸易战掀起的惊涛骇浪,不可避免地严重冲击原有的世界经贸体系,新加坡政府已经预感到,该国将面临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新加坡政府元老级人物,国务资政李显龙日前发表讲话,给新加坡民众打了"预防针"。他直言,美国对部分国家关税暂缓90天,相当于是"缓刑",未来不仅会继续推进关税,还可能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进一步加码,这将给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众多国家带来重大影响。

面对如此恶劣的形势,李显龙建议新加坡做好最坏打算,他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为例,强调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即便没有美国的参与,也能继续运转下去,新加坡要成为维持这个体系的国家,这非常重要。

李显龙这番话说的很明白了。新加坡要做好失去美国这个重要贸易伙伴,拥抱自由贸易体系的准备。虽然新加坡经济可能因此遭到打击,但相比隔绝于世界贸易体系之外,前者肯定是一个"两害取其轻"的合适选择。

如果新加坡的经济战略要大调整和大转向,这意味着必须配备与之相适应的领导班子。于是举行新一轮大选,给政局来一次大洗牌,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李显龙讲话不到24小时,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在总理黄循财的建议下宣布解散国会。2025年新加坡全国大选正式启动,5月3日进行正式投票。身为李显龙钦点的接班人,黄循财同样对目前的国际局势有极强的危机感,尽管他就任总理还不到一年。

黄循财在社交媒体上解释了重新举行大选的原因。简单来说,新加坡政府意识到世界局势越来越不稳定,过去几十年新加坡取得成功的条件不再成立,关键时刻,新加坡人应该决定由什么团队领导国家向正确方向前进。

当然,黄循财所在的执政党人民行动党需要通过选举,获得选民更加强有力的支持,在野党也有机会通过选举,给新加坡政坛带来一些新变化和新活力。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加坡已经开始"断臂求生",以前在中美两头谋利的模式,正在变得不可持续,他们是时候舍弃一方,明确选择另外一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