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紧急叫停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贸易战后,又对中方发出了最高层的对话请求。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日前表示,特朗普将于本周"尽快"与中方领导人举行会谈。

【白宫表示,特朗普将于本周"尽快"与中方领导人举行会谈】

她说:"这将在未来几天内发生。"

对于特朗普方面主动放出的对话消息,中方目前尚未做出正式回应。

上个月17号,也就是特朗普宣誓就职前3天,他就曾与中方领导人举行过通话。时隔仅半个月,特朗普方面又突然放出与中方最高层对话的信号,无疑跟最新一轮对华关税有关。

上周末,特朗普下令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加征关税,加拿大、墨西哥商品将被征收25%的关税,而中国商品则将在现有关税水平的基础上,额外再加10%的关税。

【上周末,特朗普下令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加征关税】

本周一,特朗普迅速变脸,紧急叫停了对加拿大、墨西哥的贸易战,但对中国的关税威胁依旧保留,对华商品10%的额外关税预计于当地时间本周二生效。

特朗普将这10%的额外关税称为"开场白",因为此前在竞选过程中,他曾扬言要对所有中国输美产品加征60%的关税。

特朗普表示:"希望中国停止向美国输出芬太尼,否则中国将受到惩罚,关税将大幅提高。"

芬太尼问题不过是台面上的理由,特朗普真正想要的,是在谈判桌上才能得到的东西。所以我们才能看到,特朗普一边宣布对华关税的同时,另一边却在积极寻求与中方展开对话谈判。

中方这边,我们并没有把话说死,关上对话谈判的大门。中国商务部在声明中指出,美方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中方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并将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权益。

【中国商务部指出,美方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

至于具体的反制措施,比如对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中方并未谈及。

声明最后,中方也强调,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与中方相向而行,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直面问题,坦诚对话,加强合作,管控分歧。

请注意,"坦诚对话""加强合作""管控分歧"这几个词,如果中方完全不想谈的话,是不会这么说的。我们并未第一时间宣布反制措施,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是在为接下来的对话谈判保留一定的空间。

如果双方能谈拢,那么一切就好说;但如果特朗普太过分,坚持这么咄咄逼人,漫天要价,届时我们再打出反制牌也不算晚。

【如果特朗普坚持这么咄咄逼人,漫天要价,届时我们再打出反制牌也不算晚】

正所谓"以压促谈",特朗普拿关税来当谈判的筹码,而他想要的东西,可能包括中国承诺采购更多的美国商品,减少两国间的贸易逆差;利用对俄罗斯的影响力向莫斯科施压,推动俄方尽快走上谈判桌。

实际上,特朗普"以压促谈"的手段,我们在六七年前就见识过了。

2018年3月,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基于所谓"301调查"结果,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随后加征范围扩大至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当时特朗普拿出的理由是"强制技术转让"以及"知识产权盗窃"。

特朗普宣布"开场白"的两个月后,中美首轮相关谈判在北京举行,但双方未能达成共识。直到2018年12月,两国元首在阿根廷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终于达成"休战"共识。美方同意推迟关税加征,中方同意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

【特朗普"以压促谈"的手段,我们在六七年前就见识过了】

遗憾的是,双方之间的"休战"并没有持续多久。2019年5月,特朗普再次决定举起关税大棒。将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并威胁对其他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税。8月,美国正式对约12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15%的关税,同时中方也宣布了反制措施。对数百亿美国商品加税。

在经历了长达数月的谈判后,同年10月,中美宣布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内容包括中方增加进口美国商品,美国暂缓加征并减低部分商品的关税。次年1月协议正式签署的前夕,美方还撤销了中国"汇率操纵国"的标签,而这个标签就是不到半年前才贴上的。

如今特朗普"故技重施",而中方有了之前的经验,加上自身综合国力的增长,相信我们这次在应对和处理的过程中会更加得心应手。

而特朗普这边,现在如此急于主动释放最高层对话的信号,其实也能反映出他们也不想让关税措施落地后持续太久--毕竟这是一招"双刃剑"。

相比于等待双方贸易团队"打打谈谈"拉扯几个月,特朗普显然更希望在短时间内直接达成最高层面的共识,迎合美国国内政治需求的同时,将经济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