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就是咱们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啦!这个节日啊,既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也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重要日子。清明时节,万物复苏,阳光明媚,但咱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别忘了清明节那些老传统,讲究讲究。今儿个,就跟大家聊聊清明节期间该注意的那些事儿:1不吃、2不去、3不碰、4不空。

首先,不吃寒食。清明节以寒食为主,清明前后,大家常常会制作冷粥和青团等食物。然而,中老年人的脾胃可能比较虚弱,这些冷食有可能导致腹泻和胃痛等问题。尤其是青团中的糯米成分,冷食后更难消化。在此提醒中老年朋友,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尽量避免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以免增大身体负担。

不去医院。随着天气的变化,4月的清明时节尤其复杂,气温起伏不定,容易导致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抵抗力相对较低。此时,很多人因为一点不适就频繁往医院跑,照顾健康的同时却也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另外,焦虑情绪也会随之加重,因此,适当多在户外走动,享受春暖花开的美好时光,除了增进身体健康,也可以舒缓心理压力。

不碰祭品。清明节期间,祭祀时会有许多供品,这是对先人的一种敬重。然而,随意触碰这些食品不但会被视为不敬,更重要的是,有些食品可能已经变质,若随意捡回家食用则大有风险。中老年人在参加清明祭祖活动时,务必尊重祭祀的习俗,牢记食品安全,确保自身健康。

感恩的心不空

在清明节这天,如果是天气比较好的话,建议大家出门踏青,避免避免久坐久立,另外天气寒冷的时候,也可备薄外套防寒。当然最为重要的事情,感恩的心不能空,这个时候可以借扫墓传承家风,与晚辈共话往事,维系亲情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