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于出手了,中方在联合国点名美国,一个词提6次,果然不简单
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在联合国东道国关系委员会会议上发言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频繁对特定国家的外交人员拒发签证、限制旅行自由,严重影响有关国家正常有效参与联合国工作,敦促美方积极履行东道国义务。中方表示,获取签证和旅行自由是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外交人员的当然权利,保障这一权利是美国作为联合国东道国应尽的国际义务,也是美国签署《联合国总部协定》作出的法律承诺。这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
特朗普(资料图)
在整个发言过程中,代表一共六次提到"东道国"这个词,这是在提醒美国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履行自己的义务。代表最后对美国提出了两点要求:其一,敦促美国严格遵守《联合国总部协定》等法律文书的原则和精神;其二,敦促美方积极履行东道国义务,重视会员国的合理诉求。近几年,美国频繁利用东道国的身份特权给其他国家"穿小鞋",受影响最大的当属俄罗斯,中国也一样遭到针对。
当某些国家代表因签证问题无法与会时,相关议题的讨论就失去了应有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联合国秘书处内部报告显示,过去三年因签证问题导致的会议延期或改期数量增加了四倍。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国内法律界对此也存在争议。纽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授理查德·加德纳曾公开批评,国务院在签证审批中滥用自由裁量权,这种做法既违反国际法,也不符合美国长期利益。然而这些理性声音在当下美国政治氛围中显得格外微弱。在国际关系实践中,签证问题往往被视为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
特朗普(资料图)
俄罗斯提议搬总部,但大部分国家觉得麻烦。中国和其他国家只能继续呼吁美国守规矩。美国政府嘴上喊维护国际秩序,实际处处搞小动作。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才能改变现状,但美国肯定不会轻易认错。美国欠联合国28亿美元会费,却总拿钱说事。
多少年来,美国一边高喊规则,一边把规则当橡皮筋,想怎么拉就怎么拉。这次中国在联合国搭台,让各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本身就是在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公平方向发展。希望这次会议能成为一个转折点,让国际关系更加民主、更加公平,真正建立起互相尊重的新型国际关系。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至少我们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这场外交风波看似是签证问题,实则是国际秩序正在洗牌。美国那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老黄历,越来越行不通了。国的单边行动,正在逐步削弱多边主义的基础。就像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所说的:"当东道国把联合国当成自家的后院,这个机构的合法性就消失了。"而中国的崛起,给全球治理带来了新的机会--一个更公平、更包容的联合国,也许真的需要"换个新地方"。
特朗普(资料图)
2025年1月21日,联合国副秘书长法尔汉·哈克首次公开亮出美国欠款账单,常规预算拖欠15亿美元,维和行动及法庭预算欠款13亿美元,总计28亿美元 。这个数字接近联合国2025年常规预算的一半,使得联合国资金链陷入紧张。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从2022年到2024年,连续三年未缴纳会费,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欠费户"。美国拖欠联合国会费早有历史。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就以"会费比例不公平"为由拖欠联合国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