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和好了?特朗普态度180度大转弯,直言我始终是莫迪的朋友!莫迪的态度不简单
据报道,美印关系的剧情,最近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前脚还是针锋相对、关税互怼,后脚特朗普就对媒体放话,"我始终是莫迪的朋友""无需担心两国关系",画风转得比谁都快。外界都在问,这波180度大转弯,背后到底是权宜之计,还是美印真要破镜重圆?如果只看表面上的"嘴甜",那恐怕还是低估了大国博弈的复杂性。
前不久,特朗普在白宫面对记者,继续强调他和莫迪的"友谊",还说"我始终愿如此。他是一位杰出的总理",甚至把两国的"小插曲"轻描淡写地归结为分歧而非危机。彭博社、ANI等媒体都捕捉到这次表态的微妙变化。就在不久前,《纽约时报》还爆出特朗普四次打电话给莫迪都被拒接,美印关系降到冰点。美国的秋季访印计划也因此搁浅,"四方安全对话"峰会计划生变,坊间甚至传出"印美关系崩盘"的说法。
但特朗普又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刻意为自己和莫迪的关系"降温止血",称不喜欢莫迪现在做的事,但朋友关系不会变。莫迪这边也给足了台阶,在社交平台X上回复"高度赞同特朗普总统的积极肯定",还把美印关系形容成"非常积极、具有前瞻性的全面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在公开场合互相"点赞",仿佛一夜之间就把所有矛盾都抹平了。
但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细看新闻背后的逻辑,能发现这场"示好"更像是一场各取所需的"外交秀"。特朗普对印度的态度之所以反复横跳,很大程度上是被现实所逼。过去几个月,他强硬批评印度从俄罗斯疯狂购油,甚至用"非常失望"来形容。特朗普政府8月底刚对印度商品加征25%惩罚性关税,把对印关税总额拉高到50%,这本该是"铁拳出击",结果反倒逼得莫迪冷处理,直接缺席9月联合国大会,连带着和特朗普的秋季会面也泡汤。
在所有"老关系"里,印度总理莫迪无疑是最近几年受特朗普"伤害最深"的一位。两人2019年还在彼此吹捧,第二任期伊始莫迪访美"秀恩爱",结果特朗普说翻脸就翻脸。加征"对等关税",又因印度买俄罗斯石油直接甩上"二级关税",关税总额和中国差不多。印度太阳能产品、医药、IT、机械等领域,全被特朗普关税波及,直接把印度的出口市场砍掉一大块。印度本想借美西方之力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结果被美国当头一棒,制造业还没崛起先被关税封死了路。
这还不算完。特朗普看到莫迪去天津参加上合峰会,还和中俄热聊,醋意大发,先在社交媒体上"怪话"印度"背叛",又像小孩子一样搁置自己访印计划。莫迪也不惯着你,直接拒接电话,顺便取消纽约联合国大会行程。两人"冷战"期间,印度还把美国告上了世贸组织,状告美方对铜、钢铝加关税违法。这波操作,让美印关系短期内陷入低谷。
但特朗普这回又突然转身说"我始终是莫迪的朋友",这波"和好"到底值不值得信?其实这里的玄机全都写在国际格局和印美博弈的时间表上。
特朗普对印度的示好,并非真心实意,而是被中俄印三边互动逼出来的左右腾挪。特朗普很清楚,印度和中俄越走越近,美国在印太的布局压力就越大。更何况美国原本想把印度打造成"中国制造"替代地,结果自己的关税政策直接砍掉了印度制造业的成长空间。美国盟友自己都算账,美国的关税政策,最后反而让中国更有底气、让印度更有怨气。特朗普没法不低头,嘴上说"朋友",但真要让步,还是要看印度给不给面子。
莫迪对特朗普的"软话",更多是场面话,真正的战略调门没有变。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但对美国的"牛脾气"也很清楚。表面上说"积极、前瞻性的战略伙伴关系",实际操作是继续加大和中俄的能源、投资合作。美国对印度的关税、技术出口限制、俄油禁令,哪一样不是让印度"吃瘪"?印度对美国的信任早已打折,既要稳住和美国的技术合作,也要确保自己在中俄这边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