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4日,中美第四轮经贸磋商已经正式开启,而英国《金融时报》披露了一条消息,称中国已正式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访华的邀请,中美元首有机会见一面。但白宫方面却一改往日积极姿态,罕见保持沉默,未予明确答复。要知道,心直口快的特朗普多次表示"期待访华",希望能够收到访华邀请,但在真正接到邀请后,婆婆妈妈陷入了犹豫,这究竟是为何?

原因也有几方面,其一,还是关税问题分歧太大,虽然这次中美第四轮会谈已经开始,但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还不好说,尽管双方已于2025年5月达成阶段性协议,取消91%的相互加征关税,但剩余24%的关税暂停期即将到期,且芬太尼问题、半导体出口管制等分歧仍未解决。美方试图将TikTok问题、稀土出口限制与关税谈判捆绑,中方则明确要求"取消全部惩罚性关税"并停止科技打压。若特朗普在无显著成果的情况下访华,恐被国内政治对手抨击为"对华软弱",尤其在中美贸易额同比下降13%、美国农业州压力加剧的背景下。因此,美方更倾向于通过APEC等多边场合进行初步接触,以降低外交成本并试探中方底线。

其二,虽然在上个月,特朗普多次表示期待访华,但对于特朗普来说,现在并不是特朗普访华的最佳时机,原因很简单,就在中美会谈前,美方突然耍手段,宣布将32家中企列入管制清单,目的很明显了,一方面限制中方获取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还是要在谈判开始前增加筹码,对中方形成压力。但我们也不是吃素的,紧随其后,对来自美国的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也是在提醒美方,今时不同往日,之前的手段行不通了,所以目前从互动情况来看,耍了手段,而又没有得逞的特朗普,若前来恐怕让人笑话。

还有一点原因,可能也让特朗普开始犹豫是否要访华,一方面,是国际声誉造成了"反差",中国刚举行完大阅兵,让各国刮目相看,而反观美国,因枪击事件及内部矛盾,陷入舆论困境,现在中美两国,用一句话来概况,一个风头正盛,一个被议论纷纷,所以对于特朗普来说,很可能等到美国负面新闻过去,热度下降后,再正面回应访华问题,毕竟特朗普非常不希望被"嘲笑"。

虽然特朗普对访华问题,开始犹犹豫豫,但也存在变数,如果中美双方在马德里谈判中就剩余关税问题取得突破,如永久取消24%关税,或美方在芬太尼、科技制裁等领域展现灵活性,特朗普仍可能"排除万难"推进访华行程。尤其是考虑到美国商界如马斯克、黄仁勋等,对深化在华利益的强烈诉求,以及中国在稀土、供应链等领域的关键影响力,美方迫于现实压力和需求,与中方合作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不过无论如何,中长期而言,中美关系仍是"竞争与合作并存",对于这一点,我们也要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