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休战后,美国人心态变了:别老想着输赢,应该与中国共存
中美关税休战后,美国人心态变了,有人提出:别老想着输赢,应该与中国共存,释放了什么信号?

美国总统特朗普
随着中美会谈落幕,吉隆坡磋商的成果,已经正式公布了。
中美不仅约定暂停相关出口管制措施一年、也将24%的关税休战期延长到了一年之后。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对华挑起的"关税战",以一种相当戏剧性的效果,渐入尾声。
中方这边以反制赢来了主动权,用实力捍卫了自身利益,让我们在接下来跟美方打交道的过程中,占得了先机。
而美方这边,心态也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领袖亚当·史密斯,近日在一场论坛上公开呼吁中美放弃对抗,寻求共存之道。

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领袖亚当·史密斯
在他看来,美国一些人主张的"零和博弈"理念是不现实的,他不认为中美之间一方赢了、另一方就必须输,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他强调,美国必须承认,中国是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大国,而中国也同样需要认识到"美国不会消失"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共存需要"。
当然,他也看到了这其中的困难,知道中美两个大国很难在一朝一夕之间达成"和解",因此他主张双方可以围绕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艰难而细致"的谈判,例如台湾问题、经贸问题以及军事平衡等等。
只要在这些问题上找到共识,他认为中美就能和平相处。

中美贸易往来密切
应该说,亚当·史密斯的观点,相较于美国政坛的那些"对华鹰派政客"来说,还是比较务实一些的。
他看到了中国必将崛起的未来,也很清楚以美国当前的实力,难以阻挡时代发展大势,所以干脆退而求其次,选择一种"中美共治"的和平方案。
这种思潮不仅在美国政坛蔓延,也影响到了美国民间的对华舆论氛围。
继此前中文互联网上的"赛博对账"之后,不少美国网民通过网络对中国有了新的了解。
而近期美国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公布的一份民调也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美国民众认为,中美应该友好合作。

中美关系
这其实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美国因对"自身霸权地位可能跌落"的焦虑,或许会让他们经历一个阵痛期。
但最终在一次又一次对华围堵失败之后,美国终究不得不选择接受现实,寻求跟中国缓和关系。
就比如这次中美经贸磋商,尽管特朗普极力掩饰,试图将这次失败包装成胜利,但负责主导谈判的美国财长贝森特,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就在近日,贝森特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就宣称美国可以在2年内,找到替代中国稀土供应的新方案。
但事实证明,美国由于自身的成本和技术问题,最快也要在5到10年内,才能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稀土产业链。而那个时候的中国,早就实现稀土技术的更新迭代了。

美国财长贝森特
贝森特的豪言壮语,与其说是对中国的宣告,倒不如说是对自我的安慰。
毕竟特朗普的任期也只剩下3年多了,想要在他任期内解决稀土供应问题,本就不切实际,要想获得稳定的稀土供应,就得学会以平等尊重的姿态跟中方打交道。
要是还想搞施压制裁那一套、动不动就将中企拉入"出口管制清单",最终只会是自讨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