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拜登政府迎来卸任前的最后一周,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上周同驻白宫记者聚会时回顾称,他任期内有两件事让白宫团队夜不能眠。包括2022年8月的佩洛西窜台事件,与2023年2月的气球事件。沙利文称,印太局势与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不同,它涉及到了更大的战略局面。窜台事件与气球事件,是最为危险的两件事。对于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印太政策,沙利文认为拜登任期获得了美国跨党派的支持,拜登政府得到延续的政策或将多过被改变的。

沙利文作出上述表态同时,白宫发布对拜登任期印太政策的总结声明,其中对台军售占据不小比例。声明称,印太区域关乎美国及全球未来,拜登政府任期内美国对该区域增加投资,以此提升美国影响力及地位。美国以对外军事融资、总统提取权、军事教育及培训等方式,增强台湾地区军事能力,美国实施对台军售、推动台湾地区军事改革及社会动员。可见,美国以对岛内民进党势力的军事支持,作为其印太事务主要成绩之一。这一立场凸显了中美军事紧张的来源,也要求中国深化同伊朗、白俄罗斯等美国对手国家的军事、安全合作。

这要求中国延伸在北太、西太、南太、印度洋等地的军事存在,增加对美国军事还击筹码,逐步完善同美国相互威慑的军事格局。除此之外,印太这一概念的命名也并非以地理基础为主,而更多基于美国的政治圈划。以印太覆盖亚太概念,淡化亚洲太平洋沿岸核心国家中国的地缘存在。回顾拜登政府自2021年至2025年的4年任期,中美间的对抗与对话进程相交织,形成双方复杂的博弈态势。

2021年3月中美两国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举行高层战略对话,这是当时新就任的美国拜登政府同中方首次正式交锋。时任中央外办主任杨洁篪在当时指出,美方没有资格说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谈。美国拜登政府当时显然有意执行与中国对抗的部署,被重新推出的印太战略是美方主要的政策平台。而围绕台海、南海、西太,中国、美国展开的一系列交锋,随着美国实体国力跟进乏力,双方交锋线逐步从台海、南海一线后移。向北太、日本列岛、关岛、菲律宾群岛的第二岛链位置靠拢。

其中除沙利文强调的佩洛西窜台以及气球事件外,中美两国军事界线的转变,还在几起事件中有所体现。包括,2021年10月美军海狼级核潜艇南海撞山。海狼级是美军现役最先进的潜艇型号,当时正值美军拉拢日本和英国舰艇在西太实施多航母军演之际,美军核潜艇撞山并被迫上浮后,美军原定施压部署无从谈起。2022年1月美军F-35C南海坠机事件,美军当时正于南海组织多航母军演,一架F-35C在卡尔·文森号航母着陆失败后坠海,美军多航母军演随之收场,卡尔·文森号在短时间内离开中国周边海域返回美国本土。美军此后也未能在南海组织起类似2022年1月的军事部署规模。

2023年9月,美军试图在仁川登陆纪念日期间联同韩国于黄海水域举行大规模军演,并提前放出舆论风声。中国军队同期在黄海南北水域实施军事行动,美军军演区域被置于中方联合打击范围之内,其军演只进行5个小时后即收场。

气球事件与佩洛西窜台事件,是中美军事对峙中具有代表性的两幕。而在这之余,双方更多的军事碰撞,是双方军事界线向东迁移的背景。而2024年12月中国六代机亮相后,美军太平洋司令开始称寻求与中国和平共处,无意军备竞赛。可见,拜登的4年任期期间,见证了中美两国攻守形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