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三点,商务部官网挂出中美联合声明,说两国互相取消91%的关税。美国暂停加征24%的关税,但还留着10%没动;中国也暂停24%,同样留10%。双方说要在2025年5月14日前落实这些措施,还建了个协商机制,以后见面谈事能在中国、美国或者第三国开。
CNN和新加坡媒体都报道这事,CNN说这是"重大突破",台媒叫"关税暂时休兵"。不过细看声明,美国2到3月因为芬太尼问题对中国加征的20%关税,这次没提取消。中国也没说具体要取消哪些反制措施,只是提到要暂停非关税手段。
美国商务部之前发了三个行政令,这次取消了两个,但保留了4月2日那个。中国这边修改了自己发的税委会公告,同样暂停大部分关税,但没完全取消。双方都像在打太极,表面握手,手里还攥着后招。
声明发完当天,商务部在长沙开了个会,召集了十个部门和七个省份,专门讨论战略矿产出口管控。之前中国已经注意到稀有金属走私问题,现在又加码管控。这明显是给美国看的:关税能谈,但资源这块不会松口。
稀有金属比如稀土、锂这些,中国产量占全球大头。美国搞芯片和电动车,离不了这些材料。现在中国收紧出口,等于在关税谈判外又加了道保险。美国虽然暂时降了关税,但没认错芬太尼那事,所以中国也不全放资源。
国际上都在看后续。美国要是再耍花招,中国随时能用资源卡牌反击。这次协议让中美贸易压力小了点,但根本矛盾没解决。比如特斯拉、苹果这些美国公司,进口成本降了,但长期还得看两国能不能真谈拢。
新加坡媒体说这是"暂缓协议",俄罗斯卫星网也用了类似说法。说明大家心里都清楚,现在只是停火,不是彻底和平。中国赢了这轮关税战,但美国肯定不会轻易认输,后面还会有新招数。
普通老百姓最直接的感受可能是,以后买美国货可能便宜点,但要是两国再打起来,价格又会涨回去。中国企业现在忙着建厂、搞研发,都想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
美国国内通胀可能因为关税下降稍微缓解,但共和党和民主党肯定还会吵。中国这边,稀有金属管控政策会越来越严,连走私都抓得更紧了。
这次谈判能这么快出结果,可能美国真觉得关税战伤了自己。但中国也没全让步,反而借机强化了资源话语权。以后全球供应链,尤其是电动车和芯片领域,中国地位会更稳。
现在只能看美国下一步怎么走。要是真取消所有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中国或许会慢慢放开资源限制。但要是美国又搞小动作,中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贸易战打了这么多年,大家都有经验了。
商务部那场长沙会议,来的都是管矿产、海关、公安的部门,说明中国这次是动真格的。以后出口这些战略资源,从开采到运输到报关,每个环节都会严查。
中美双方都留了后手,但至少现在关税降了,企业压力小了。至于能不能持久,得看接下来几个月双方能不能在技术、市场这些深层问题上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