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边境冲突愈演愈烈,双方边境哨所已经连续七天晚间进行交火,而在国家层面上各种外交降级、断水断气、关闭航空的手段,都预示着克什米尔地区微妙的平衡即将被打破。

敏感时刻,印军突然宣布正在进行大规模军演,而地点就在巴基斯坦家门口,这次莫迪打算找回六年前惨败的场子?对于中国来说,又该对这场冲突防范些什么呢?

据印媒报道,印度海军发言人表示:"印海军正在阿拉伯海进行大规模演习,以展示战备状态和遏制潜在威胁的能力"。

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面向印度洋的唯一通道,如果印度有能力从本土的吉吉拉特邦直接封锁到阿拉伯半岛的阿曼,那么巴基斯坦除了一条波斯湾之外,基本上难以有破局之路。

目前数量不明的印军在该地区活动,从战略上就是在警告巴基斯坦,自己有能力封锁其海上咽喉,而在战术上不排除部署海上打击火力。

此前,巴方一名部长在警告印度时,明确表示:"境内部署的130枚核弹并非摆设",但这样的警告显然吓不住莫迪。

一来是因为两个国家,都是核武大国,除非要掀桌子,不然核武就是一柄双刃剑,只会遭致对方更强势的反击。二来是冲突总体上是可控的,用核弹威胁更像是无计可施的嘴硬。

既然130枚核弹吓不住印军,那么在常规战争中,巴基斯坦部队就要严防死守,不仅要提防在阿拉伯海上的印军会不会冲出所谓的"专属经济区",去干涉巴方正常航道等,还要在空军方面死盯印军的一举一动。

毕竟,在2019年时,印巴空军有过一次交手。

当时印军12架幻影-2000战机对巴控克什米尔地区进行袭击,而巴空军立即出动F-16战机将一架赶来支援的"米格-21"战机击落,并俘虏其飞行员。

虽然这场冲突被双方高层以政治手段很快斡旋结束,但印军可不好咽下这口气,如今频频挑衅,大概是想用"阵风"在讨回场子。

各种迹象表明,印巴都做好了充足的战斗准备,而一旦冲突正式打响,谁会是最大获利者呢?毫无疑问,对此事最为上心的莫迪政府,将"名利双收"。

原本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恐怖袭击行动,就暴露了印度政府对安全保障的失职,而此时对巴基斯坦动武,刚好能有效减缓巴军方前不久发动的"反恐战争"进程,从而影响巴基斯坦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的步调。

就在几天之前,巴基斯坦财政部长公开表示已向中国提出要求,希望能将现有的本币互换额度增加至100亿人民币,并预计在今年年底之前发行熊猫债。

巴基斯坦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上率先迈出第一步,紧接着边境阴霾就横空出世,这势必会影响资本对巴方营商环境的风险。

这一连串背后是否有推手?我们不得而知,但无疑印巴爆发冲突,是对中国非常不利的一件事,因此我们所主张的向来是中立调查恐怖事件,两国尽早斡旋协商,消除误会,避免冲突。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在5月1日时会见了中国驻巴大使,夏巴兹再次感谢中方着眼南亚和平稳定,推动缓解紧张局势的积极努力。

不管印巴局势如何升级、发展,与中方进行有效沟通,深化中巴合作关系,是巴基斯坦既定的路线。之前,巴方内政也经历过更迭,但没人会偏离这条路线,未来也是一样的。

越是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之下,中巴之间存在的坚定友谊与共同发展的机遇,就越是能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的强大与崛起是具有和平意义与现实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