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又是"老实人"京东。
2月19日上午,京东率先宣布,自今年3月起,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同时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全社会为之震动,同行也纷纷响应:当天晚间,美团宣布自今年二季度开始,将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忽如一夜春风来。京东率先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直接打破了众包等传统模式规避社保责任的商业惯性。这是自外卖出现以来,劳动者权益保障和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标志性事件。超1000万中国骑手的劳动保障问题,或将由此迎来新局面。
"鲶鱼"京东官宣后不到半天时间,以前的老大难问题突然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证明中国外卖行业仍有改革和转型潜力。行业的底层逻辑,恐怕都会因此迎来从"算法压榨-流量收割"到"责任担当-生态贡献"的历史性转型。
可以说,京东此举的意义,甚至已经超出了"头部企业商业博弈"的叙事范畴。
自刘强东创办京东以来,这家公司始终坚持"先人后企",员工发展要先于商业成功。在率先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之前,京东就曾先同行一步为快递员缴纳五险一金,至今仍是行业标杆。在这家吸纳了逾60万人就业的企业身上的,我们看到是一种中国式的人本主义关怀,一种中国人特有的闯劲、善良和担当。
这样的"新事物"和"老实人",本来就应该多一点。
行业首次!京东率先宣布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京东率先推广的骑手"五险一金",是外卖行业的一颗"重磅炸弹"。
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变得灵活化、零工化,很多人甚至没有固定的就业单位。市场的确更多元、包容、自由了,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当原来以就业单位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体系,遇到了不以单位为基础的新就业形态,一些内在问题就产生了,尤其是在身为"雇主"的企业侧。
一些平台型企业的外卖员群体,动辄百万起步,甚至以数百万计。在高昂的费用成本和管理难度面前,很多公司并没有和他们建立传统意义上的劳动雇佣关系,也不会为其提供五险一金--整体缴纳五险一金的费用,通常可以占用用工成本的30-40%。据第三方统计,目前超七成骑手为"众包"模式,其社保覆盖率甚至不足15%。
一个怪现象产生了:奔波在路上的外卖配送员,是最需要权益和安全保障的人,反而被丢进了"真空地带"。
"老实人"京东的入局,几乎以一种"掀牌桌"的态势,直接撕下了"做不到"的遮羞布。这是一个巨大的范式转变:京东率先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证明"缴纳五险一金"并非不可能:"做不到"和"不想做"是两件事。京东此举,也会极大振奋骑手的信心和希望,支持和鼓励他们捍卫合法权益。
这是一个极具行业意义的时刻,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时刻。
"我来南京打工多年,后来转行送外卖。以前总觉得这行就是'临时工',出了事只能自己扛。现在京东给骑手交社保,真是让我们这些底层劳动者感受到了尊重,"南京骑手李师傅说,有了社保,干活更踏实了,家里人也更放心了。"京东这做法真是为咱们骑手着想,希望其他平台也能学学。"
北京骑手张师傅说,他干了五年外卖,以前最怕的就是生病或者出点啥事,社保没有,心里总是悬着。现在京东给骑手交了社保,解决了他们心头的大问题。现在看病能报销,以后退休也有养老金,感觉生活一下子有了保障。我现在送单都更有劲儿了,家里人也放心了。"京东这波操作真是有担当,我愿意一直跟着京东跑,跑到退休!"
可以说,京东用真心实意和真金白银"圈粉",实至名归。
"京东率先成为首家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对外卖行业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意义重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冯喜良指出,京东能够积极加入到国家全面完善骑手劳动权益保障的工作中,对所有新就业形态的从业者都是好事儿,也呼吁更多平台企业能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
中国外卖行业的"蝶变时刻"
作为新生事物,无论是店铺数量、骑手规模还是用户流量,京东和以前行业的巨头都是存在差距的。甚至毫不客气地说,这种差距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被追平的。市场对京东外卖,要长期保持耐心和包容,给予更多建设性批评。但同样显著的是:横空出世的京东外卖,已经彻底改变了外卖行业的竞争逻辑。
从算法至上、流量为王,转向成本、效率、体验……中国外卖行业,其实已经站在"二次进化"的蝶变前夜。
外卖由三个环节构成:骑手、商家、平台,三者缺一不可。每一个环节,几乎都可以看到京东式的负责和担当。
在外卖市场的诸多乱象里,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尤其明显。很多店铺没有堂食环境,甚至没有规范的操作车间,但他们依然可以从事外卖服务,鱼目混珠,消费者防不胜防。为了刻意追求所谓的"低价",少数不法商家甚至不惜在极其恶劣的卫生状况下制作食物,令人触目惊心。
这侵害的是消费者健康,损害的是消费者权益和中国外卖的健康生态。京东入局外卖,首次明确提出,要让品质堂食餐厅为主角,这是一场正本清源的行业运动。它不仅极大减少了消费者的顾虑,也在加速让外卖行业回到品质、安全、诚信的发展轨道。这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无可置疑的是,价格依然是外卖行业重要的竞争要素。但京东正在重写外卖低价的公式。
在引入品质外卖的同时,京东提出"零佣金"的让利政策,给商家良性发展提供空间。据我们了解,按照暂时的规划,即使后期京东外卖收取佣金,大概也会在5%个点左右,仍然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商家有利润,就有了底气,就有了跟"劣币"正面硬刚的底气。对于这对于改善行业生态、"良币驱逐劣币",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如同京东率先为骑手提供五险一金一般,这样的商业取舍,同样有着浓厚的京东味。这源自于京东过去二十多年来恪守的"三毛五理论"信仰:如果京东有机会获取一元利润,不会全部据为己有,只拿走七毛,另外三毛留给合作伙伴;拿走的七毛,其中三毛五留给团队,剩余三毛五用于公司持续发展--这一次,京东改变的是外卖行业。
打破行业恶性竞争的沉默螺旋,京东是有担当、有勇气的。市场也已经在"用脚投票":问世以来,京东外卖持续受到商家和消费者热烈追捧。据公开报道,在部分城市,京东外卖的订单量增长已超100倍。上线至今一周时间,已经有近20万餐饮商家申请入驻京东外卖,数量仍在高速增长中。
在高度垄断的外卖行业,京东带来了一套令人耳目一新、倍感振奋的东西。这样的"卷",开卷有益。
回顾过去的近5年,外卖行业的多元化竞争基本已经停滞。整个行业深陷"算法压榨-流量收割"的质疑。这可能揭示了一个绕不过去的事实:整个行业对过去的经营模式和市场格局,有着非常强的商业惯性和路径依赖,但这些东西未必真正适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京东外卖这样的"搅局者",带来一个个转折时刻。
我们也始终相信,所有的伟大都崛起于风雨之中。
结语:
京东外卖问世至今,市场上已经不缺讨论市场格局的文章。今天我们想讨论另外一个问题:外卖市场从来不乏头部玩家和参与者。但行业"鲶鱼",为什么是京东?京东为什么会把"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搬进现实,带动整个行业纷纷跟进?为什么京东外卖一经问世,就疯狂"圈粉"?
我们觉得,答案可能在京东总部的一块显示屏上。
在那方屏幕上,几乎每分每秒都有上涨的数字在跳动。但那里记录的不是京东今天又卖了多少单、赚了多少钱,而是记录着京东的员工数。去年9月,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62万。在京东,超过80%的一线员工来自于农村,京东坚持为这些员工提供五险一金,为他们提供宿舍、体检、子女教育等福利。
几乎没有多少企业,能够像京东这样把快递员、外卖员的保障做到极致。或许,这就是京东的秘密。
我们始终相信,一个木桶的盛水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我们的社会也是如此。我们当然需要精英,渴望那些酣畅淋漓、摧枯拉朽的传奇故事;但是我们同样需要那些平凡、普通、勤劳的普通人,于无声处听惊雷,这些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值得更好的劳动保障和就业待遇。对这些短板的态度,才会真正决定我们文明的高度。
让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赔。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