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里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位置到达黄经195度时进入寒露节气。
寒露是干支戌月的起始,是深秋的节令,此时的露水要比白露时更加冰冷,即将凝结成霜了。从往年这个时候来看,寒露节气是季节变化的转折点,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昼夜温差逐渐拉大,一场冷空气过后,温度下降个8-10度是可能的。因此,大家要注意增添衣物,别感冒了!
在古时候,寒露这天也是有很多的习俗活动。比如,人们会在这天赏红叶、赏菊、喝菊花茶、饮菊花酒,寄托对健康和长寿的美好。像我国一些地区,寒露节气这天还有吃花糕的习俗,寓意着"步步高升",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寒露时节一到,天气转为寒冷,不仅自然界万物逐步进入成熟收获阶段,我们人体也要顺应时节的变化,采取一些行动,顺利由过渡深秋。
"避3样"
老话说"寒露三不避,新坟遍地起",意思是说,到了寒露时节事有三样事需要注意,否则对身体会产生影响。那么,说的是哪三样事呢?
1、不露脚
老祖宗早就总结出"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经验,提醒人们,到了寒露时节,天气变得寒冷了,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像民间俗语"风从颈入,寒从脚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今年的寒露时节到了,我们要顺应节气的变化,一定要穿好袜子和鞋子,做好脚部保暖,以免寒气入体。
2、不喝凉茶
寒露节气一到,就就进入深秋了,天气干燥,秋燥更加明显。因为,这时候我们可能会出现口舌干燥、上火等一些情况。
老辈人提醒,这时候千万别盲目喝凉茶,反而可能会加重秋燥,耗气伤阴。
3、吃果不吃瓜
在民间有"秋瓜坏肚""秋吃韭不吃瓜"等一些说法,意思是说进入秋季时吃瓜不是好的选择。比如,像西瓜、丝瓜、黄瓜等,进入深秋之后不宜再多吃了。因为,天气转凉,气候干燥,过多食用可能会增加身体负担。但可以多吃秋果,比如柿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