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漂亮,美国人一觉醒来,发现对华出口生意全被抢了?

根据环球网报道,白宫突然释放重磅信号,特朗普宣称将"大幅下调"对华145%的高额关税。此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表示,中美关税对峙难以为继,预计"不远的将来"将出现"降温"。而在这之前,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战,早已让美国在对华出口方面一败涂地。

在能源领域,贸易战让美国在能源领域的对华出口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曾经是中国液化天然气(LNG)市场"五大供应国"之一的美国,2024年出口给中国的LNG高达415万吨,价值24亿美元。然而到了2025年2月,出口量锐减至6.58万吨,一个月后的3月更是直接归零。要知道,自2022年6月以来,美国对华LNG进口从未出现过"清零"情况,这一结果无疑是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带来的直接恶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迅速调整能源进口策略。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企业大举从印尼、澳大利亚和文莱采购LNG,印尼的出口额环比增长1.7倍,澳大利亚增长18%。更为关键的是,中国企业与阿联酋签署了史无前例的大单--15年、每年1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协议。这个量级的合作不仅稳住了中国的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还将美国彻底踢出了"中国优质客户"行列。这也意味着,美国想要重新进入中国能源市场,要面临的困难远超想象。

农业领域同样如此,农业曾是美国对华出口的"王牌"领域,尤其是大豆。美国大豆曾在中国市场占据着相当高的份额,可在2024年,这一比例大幅下降。而巴西则趁势崛起,稳坐中国最大大豆供应国的宝座,还一举拿下了240万吨的超级订单,这些大豆足足装了40艘货轮,将在5月至7月陆续到港。不仅仅是大豆,美国在农业领域全面溃败。西班牙和中国签署了新的猪肉与樱桃协议,阿根廷扩大了玉米出口份额,澳大利亚的牛肉也再度进入中国市场。

曾经的美国农业优势,正在被欧洲和南美国家全面"蚕食"。美国农产品大量库存积压,农民收入锐减,曾经依赖中国市场的农业州面临巨大危机,农业这一传统支柱产业在美国国内陷入困境。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过去四年,美国食品杂货价格上涨了25%。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近期民调显示,高达73%的受访民众对政府经济政策感到失望。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的贸易霸凌和各种封锁打压,非但没能让其如愿实现制造业回流或减少贸易赤字,还导致美国丢掉了重要海外市场,失去了信誉,遭遇了通胀难题和成本更高的供应链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2日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较1月低0.5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速放缓至1.8%,较1月低0.9个百分点,在发达经济体中下调幅度最大。报告指出,美政府4月2日推行的关税政策使实际关税达百年最高水平,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负面冲击"。

特朗普在此时宣称将"大幅下调"对华关税,除了美国经济承压外,中期选举的政治考量也是重要因素。从近期的民意调查结果来看,特朗普的支持率不容乐观。当地时间4月21日消息,路透社/益普索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特朗普的公众支持率跌至他重返白宫以来的最低水平,仅有约42%的受访者认可他的表现。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的最新民意调查也显示,特朗普在经济问题上的支持率跌至其总统任内新低,44%的受访者认可他的处理方式,51%的受访者表示反对。此外,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美国一些关键产业和地区造成冲击,特别是农业领域。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关税战导致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受阻,美国农业州的经济利益受损严重。这些农业州的选民在中期选举中的态度,对特朗普和共和党至关重要。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让美国在国际贸易中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战,不仅损害了中美及其他国家利益,也损害了美国自身国际形象和国家信誉,动摇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根基。美国大选之年,各色政客不断鼓噪升级贸易霸凌政策。相关言行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显著不确定性。美方如果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道路上一意孤行,终将落得利义尽失。

而中国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一直秉持着坚决反制、奉陪到底的态度。中方对价值6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以回应美方的不合理举措。并且中国积极调整策略,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拓展贸易伙伴,稳定自身的贸易发展。在全球贸易格局中,中国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各国构建更加稳定、公平的贸易关系。反观美国,在特朗普政府错误的贸易政策下,不仅失去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还让自身经济陷入了困境,在国际社会中的信誉也大打折扣。接下来,就看特朗普政府如何收拾这一地鸡毛,而中美贸易关系又将走向何方,全球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