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上海"四叶草"本周进入"进博时间"。

踏入农食产品展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展台的热闹劲儿率先扑面而来--人们在围成圈的48个清酒试饮水龙头前排着小队,"这个味道不错""给我也尝尝"的讨论声不绝于耳;转角处飘出阵阵鲜香,驻足的人群端着味噌汤、洋葱汤点头称赞;抬头望去,每个展台上方从日本空运来的鲜切花艳得晃眼,衬得整个展区别有一番日式韵味。

"希望通过这些极具辨识度的'日本符号',让大家逛到这就知道,'哦,这是日本展馆'。"JETRO上海代表处农林水产·食品部部长本宫佑规笑着告诉观察者网。

这个连续八年打卡的"全勤生",正以"以酒为钥,开始新世界"的主题,将日本风味与文化编织成一张极具吸引力的网。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上海代表处农林水产·食品部部长本宫佑规 观察者网

"只有真正适配中国市场的产品才能拿到进博会入场券"

从首届进博会的小心翼翼探索,到如今带领日本中小企业参展的"掌舵手",JETRO的八年进博路跑出了规模,也成为中日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缩影。

本宫介绍说,本届进博会JETRO带来了148家日本企业,不仅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更有近50家"新面孔"首次踏上进博舞台。

为了让企业"轻装上阵"、减少开支,JETRO早已把"服务包"准备妥当。从免费提供搭建精致的展台,到协助办理各种手续,企业要专心做的只有一件事:带着最好的产品来和买家"唠嗑"。展台旁随处可见的"JETRO日本商务馆(CJS)"微信小程序二维码,更是打通了展会前后的服务闭环--即便进博会落幕,企业也能通过小程序随时咨询市场动态、对接潜在客户。

从日本各地空运来的鲜切花 观察者网

"我们会提前通过招募事项书筛选企业,反复琢磨'这个产品适合中国市场吗''能被中国消费者接受吗'。"本宫佑规坦言,每年的企业招募都像"选品会",只有真正适配中国市场的产品才能拿到入场券。正是这份严谨,让企业的参展效果最大化。

在本宫看来,进博会的魔力远不止"人多热闹",更在于"精准高效"的对接氛围。他告诉观察者网,来这的买家大多都是对海外商品有购买意向,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真真切切想寻找合作机会,进一步洽谈的。同时,作为国家级展会,进博会的专业买家团辐射全国,这是其他展会难以比拟的。

而最新的增长数据更让他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本宫表示,"今年1月至8月,日本出口中国的日本酒数量跃居全球首位,其中日本清酒增长了30%,烧酎和泡盛长了40%。"

"许多在日本发展起来的食品最初都源自中国"

作为JETRO扶持的成功案例,日本明志株式会社已是第五次参加进博会,今年推出的鹤味噌・味噌汤和绿色北见・北海道洋葱汤在试饮区吸粉无数。

"过去,很少有人在家自制味噌汤,味噌本身也被视为一种非常小众的产品。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发酵食品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它的益处被更多人认可。"日本明志株式会社社长中岛育美说。

对明志而言,进博会既是洞察市场趋势的"窗口",又是链接巨头资源的"桥梁"。"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能和众多知名的中国企业直接对话,同时也能捕捉到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但中岛育美也坦言,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中,日本的中小企业能够自主开展业务的范围极其有限,特别是疫情后线上业务日益普及,中国的市场较日本更加发达,"要跟上中国市场的步伐并非易事",幸好有JETRO的持续支持才得以稳步前行。

日本明志株式会社社长中岛育美 观察者网

目前,有不少日本企业通过进博会实现了"本土共创"。谈及未来规划,中岛表示,中日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许多如今在日本独立发展起来的传统食品最初都源自中国。

"中国既是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能够持续保持如此自主发展的国家并不多。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国企业创新且富有创意的产品,我非常有兴趣与中国企业一起开发食品。"中岛说。

她观察到,随着消费者对"质量更好、寿命更长"产品的需求提升,通过食品促进健康产业的潜力巨大,"希望中日两国的技艺能够继续融合发展,在未来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益处。"

中岛指出,企业仅仅了解当前的消费者需求不足以预测未来的增长。"中国消费者在中长期内将获得哪些益处?我们应该如何发展品牌,才能让客户持续安心、放心地使用我们的产品?这些问题需要更深入思考。"

让清酒"适配"中餐的烟火气

"您可以尝尝这款酒,它的酸味刚好可以中和辣味,喝起来非常爽口。"樽冠(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渡边禄朗热情地向人们介绍这款名为"与"的清酒。

这款酒背后还有一段友城佳话--1986年,重庆市与日本的广岛市缔结友城,广岛县后来为传承这份情谊,特意研发了这款适配川菜的清酒。

渡边表示,"与"并非单纯的解辣,而是使辛辣变得层次丰富且灵动有趣。他笑着说,这款酒在四川、上海、北京销量火爆,但也有"小遗憾","只适合微辣,碰上重辣,就没办法了,还得靠啤酒和可乐来救场"。

2022年成立的樽冠虽是"年轻血液",但在进博会的加持下快速"发芽"。渡边直言,进博会的"大客户效应"是他连续三年参展的重要原因。"普通展会接触到的大多是餐饮老板、零售商,而在进博会上,会有很多大客户来。"

日本酒试饮区 观察者网

为了让中国消费者了解清酒并接受清酒,樽冠做了一系列本土化创新:开发7度及以下的低度酒适配年轻人的需求;推出"清酒图鉴"微信小程序,收录100多种日本酒供消费者查询、购买;与餐厅合作3瓶装小礼盒,让顾客"先尝后买"。

"效果最好的推广方式就是'试饮',没给客人尝过是很难卖出去的,消费者只有喝过觉得好喝才会安心购买。"渡边的目标很明确:先让中国消费者知道清酒、烧酒等日本酒,再知道"清酒图鉴"就好。

面对中国酒类市场的激烈竞争,他却"一点都不担心"。"喝过白酒、葡萄酒的中国人很多,但体验过清酒的消费者还很少,给他们新的体验就好了,我对我们的酒产品还是非常有自信的。"

渡边透露,相比同类企业,樽冠在数字化和半自动化物流方面上的优势显著,且B端C端都涉猎的日本企业是非常少的,所以"这方面我真的有信心"。

目前,樽冠中国市场占比达50%,去年对华出口增长30%,今年预计增长近20%。"很多人劝我们也多做点其他国家的生意,但我们不做,中国市场足够大,如果在这里做成功的话就够了。"

樽冠(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渡边禄朗 观察者网

从JETRO精心打造的"日本风情馆",到明志株式会社在健康食品赛道的深耕,再到樽冠让清酒融入中餐餐桌的创新实践,第八届进博会上的日本展商们,正以"酒""食"为钥,打开商品流通与文化交流的双重大门。

"JETRO每年都能感受到进博会的变化,感受到市场的变化,但每次来都能有新的收获。"本宫佑规说,随着中国消费者对性价比和特色化的需求日益提升,JETRO正努力为中国市场匹配更多"小而美"的日本产品。

这场持续八年的"进博之约",俨然早就超越了展会本身,成为中日企业携手前行、共创未来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