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词条突然窜上热搜:"冷冻馒头超过两天会长黄曲霉素"。看到这条消息,不少网友被吓得手一抖,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冰箱里的存货:半年前的粽子、三个月前的馒头、还有不知道什么时候囤的鱼肉。这些东西还能吃吗?是不是早已暗藏危机?

不过,很快就有人站出来辟谣:黄曲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通常在10℃到33℃之间,而冷冻室的温度通常在-18℃。只要馒头在冷冻前是新鲜的,放进冷冻室后是不会长黄曲霉菌的。但如果馒头本身已经不新鲜,或者反复解冻、化冻,就可能存在被污染的风险。

这则辟谣让很多人松了口气,纷纷庆幸自家冰箱里的囤货保住了。也有网友发出了灵魂提问:"冷冻的东西真的永远安全?"

当代人对冰箱冷冻室的态度可以说是充满矛盾的"双标"。

在外吃饭时,许多人对冷冻食品充满不信任:"冻了那么久,谁知道还有没有营养,或者会不会变质?"可一旦回到家,冷冻室就摇身一变成了"时间暂停器"。不管是剩菜、肉类,还是各种速冻食品,统统塞进冷冻室后就再也不管了,仿佛这样它们就可以和时间赛跑,永葆青春。

不少人甚至抱着"冷冻即永生"的迷思:"反正冻着呢,啥时候拿出来吃都行。"但事实上,冷冻室并不是万能的。

冷冻≠永生,食物也有"保质期"

虽然冷冻可以有效减缓细菌的生长速度,但食物本身的质量依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比如,鱼肉类食品长时间冷冻后可能会出现"冰霜味",即使不变质,也影响口感;而冷冻时间过长的蔬菜,解冻后常常变得软趴趴,没有了原本的脆嫩感。

此外,冷冻室储存的食物也要避免反复解冻和再冷冻,这会破坏食物的细胞结构,不仅影响口感,还会增加被细菌污染的风险。

正确使用冷冻室的"妙招"

既然冷冻不能"永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更好地使用冷冻室呢?以下几个小建议或许能帮到你:

1. 标注日期:将食物分装成小份,贴上存放日期,方便随时取用。

2. 定期清理:每隔一两个月清理一次冷冻室,避免堆积太多过期食物。

3. 速冻食物先用:市面上的速冻食品虽然方便,但同样有保质期,建议优先使用。

4. 避免反复解冻:一次性取用足够的量,避免二次冷冻。

讨论:冰箱冷冻真的能"暂停时间"吗?

通过这次"馒头冷冻事件",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冰箱冷冻室的信赖。冷冻室虽然能帮助我们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但它并不是万能的"时间胶囊"。或许,与其盲目囤积,不如合理计划,吃多少买多少,这样才能既省钱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