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20万找救命恩人"--本该是件暖心事,最后却成了场赚流量的闹剧。10月9日,@抖音黑板报发了通报,说账号"宋*霏"靠编故事拍"寻恩"视频,违反了平台规矩,已经被禁言,还清掉了那些靠造假涨的粉。
图片来自德州日报公众号
图片来自德州日报公众号
其实早在通报前,这人发的"寻恩连续剧"就有人觉得不对劲--情节太刻意、太曲折,根本不像是真事儿。后来钱江晚报这些权威媒体去核实,才发现"去恩人母校拜访""跟恩人家人道谢"等多处内容造假,连广西苍梧县委网信办都专门出来说,视频里好多核心内容跟事实根本对不上。
这事一闹,短视频里为了流量胡来的毛病又露了馅。这些人太懂怎么抓大家的情绪了:拿同情心当钩子,编些假的"正能量"故事吸引眼球,最后就为了涨粉、变现。可当善意能明码标价,我们随手点的一个赞、转发的一次,都成了帮着造假的"柴火"。真心被这么浪费几回,下次再看到"找人求助"的信息,谁还敢轻易信啊?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摆拍炒作真不是头一回了。有人在直播间装惨卖货骗同情,有人拍生活视频编家庭矛盾制造冲突博关注,为了流量,啥平台规则、啥道德底线都扔到一边。
这次抖音处置得快,也算把话说明白了:要流量没问题,但不能瞎编乱造;要讲故事也可以,但不能脱离事实。想治住这乱象,平台得把审核和追责抓严点,碰到"剧本炒作"就不能轻饶;咱们看视频的也得冷静点,别被情绪带着走,别让自己的善意平白被人利用。
说到底,"寻恩"变成"寻流量",最亏的还是那些还愿意相信美好的人。守住善意的真实,才不算辜负这份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