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的终极梦想是什么?当然是少干活多放假!最近,四川绵阳就像职场江湖里突然甩出"王炸"的高手,一则"试行4.5天工作日"的消息,瞬间在网络上炸开了锅,直接冲上热搜,引发全网热议。

事情源于绵阳市商务局印发的《绵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清单》。这份清单里关于休假政策的内容,堪称打工人的"心动指南":不仅要落实年休假应休尽休和带薪休假,鼓励企业弹性调休、推广夫妻共享,还大胆提出试行4.5天弹性工作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的2.5天休假模式。好家伙,这消息一传出,无数打工人眼睛都亮了,话题"2.5天休假模式真的来了"火速登上微博热搜,有人甚至兴奋地以为绵阳要全面开启4.5天工作制,开启"躺平"新人生。

可这"幸福来得太突然",让人不免心生疑惑。5月24日,极目新闻记者开启了"真相大调查"。致电绵阳市政府值班室,得到的答复是"没接到相关通知";联系绵阳市商务局,工作人员解释说,这只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并非强制要求。原来,这4.5天弹性工作制就像职场里的"盲盒",有机会抽到,但不是人人都能开箱。

再深挖这份工作清单,其实它的"野心"可不小。提出开展七大核心行动,目标是全面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市场活力。而这休假政策,不过是消费环境优化行动里的"大招"之一,想用更多假期刺激大家去消费,拉动经济。

有意思的是,这"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休假模式,并非什么新鲜事物。早在2015年,国家就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以优化夏季作息,为职工创造休闲度假条件;到了2019年,已有十多个省份出台鼓励意见。可这么多年过去,真正落实的地方却寥寥无几。

这次绵阳的"官宣",再次点燃了打工人对美好假期的渴望,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欢呼终于看到希望,盼着全国推广;也有人泼冷水,觉得企业不会轻易松口,毕竟多放半天假,意味着成本增加、效率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