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来自大马士革的钢】
当地时间4月25日,叙利亚过渡政府外交部长阿萨德·哈桑·希巴尼参加了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叙利亚新国旗升旗仪式。这标志着叙利亚过渡政府正式获得了联合国的承认,成为代表叙利亚国家的政治力量。叙利亚"变天"已过去将近半年,此前风起云涌的叙利亚局势似乎渐渐淡出了国际新闻和大众视线。那么,过渡政府治下的叙利亚到底怎么样了?
当地时间4月25日,叙利亚过渡政府外交部长阿萨德·哈桑·希巴尼参加了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叙利亚新国旗升旗仪式。联合国网站
自2011年内战爆发以来,叙利亚一直处于动荡与冲突之中;2024年12月政权更迭后,尽管大规模内战已结束,但局部地区的冲突仍未平息,恐怖主义势力趁机扩张,对地区安全构成严峻挑战。
在政权重建方面,叙过渡政府虽逐步恢复对部分领土的控制,在安全力量重组、政治架构调整及经济制裁缓解等领域取得进展。然而,央地矛盾、外部势力干预、宗派冲突及地缘政治博弈等因素持续威胁局势稳定,进一步加剧了不确定性。
"后阿萨德时代"的发展近况
2024年12月发生的政权更迭在一定程度上终结了自2011年爆发至今的叙利亚内战,尽管局势动荡和经济恢复仍需持续一段时间,但叙利亚过渡政府在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进行重建,取得了一定发展成果。
1.安全力量再造
当前叙利亚过渡政府在军事和安全两个领域,以"沙姆解放阵线"控制的"叙利亚救赎政府"的安全力量为班底,初步重建了国防、情报和公安系统。
一是情报部门的重建。2024年12月26日,过渡政府宣布成立总情报局(General Intelligence Service,简称GIS),该机构来源于"叙利亚救赎政府"(SSG)时期的国家安全总局(GSS)下属情报机构,并效仿复兴党总情报局(GID)完善职能。
当前总情报局局长为阿纳斯·哈桑·哈塔卜(أنس حسن خطاب)。2012年,阿纳斯·哈塔卜加入"努斯拉阵线"("沙姆解放阵线"前身),历任"努斯拉阵线"行政长官、领导人副手和安全总局局长。甚至阿纳斯·哈塔卜现仍在联合国、美国和土耳其的涉恐制裁名单上,但其与土耳其国家情报局(MIT)关系密切,为后者在叙利亚"沙姆解放阵线"组织的总联络人。
阿纳斯·哈桑·哈塔卜
由于政权更迭,叙利亚新情报系统的工作方针有所调整,打击"伊斯兰国"恐怖势力和复兴党政权残余为该组织当前的主要战略,并取得了一定成果。1月11日,总情报局反恐部门与大马士革公安部抓获"企图袭击什叶派赛义德·泽纳布神殿"的"伊斯兰国"恐怖分子,并缴获大量武器;2月4日,与塔尔图斯省公安部抓获一名通缉犯并缴获大量武器;3月7日,在拉塔基亚省逮捕前政权情报局前局长艾哈迈德·侯赛因·哈维贾中将。
二是公安系统的更迭。当前,叙利亚过渡政府基于"叙利亚救赎政府"时期的安全总局建立全国性的公安部队。安全总局(General Security Services,简称GSS)是"叙利亚救赎政府"时期下辖的综合性执法部门。2024年3月20日,由于伊德利卜示威游行频繁,安全总局被并入"沙姆解放阵线"组织内政部,并改为公安部门。目前过渡政府下属的公安部门涉及多个工作面,参与叙利亚全国范围的维稳、反谍和反恐等领域,是叙利亚最大的治安部门。
为了弥补治安力量不足的问题,叙利亚内政部采取以下手段加强社会面治安管控能力:1、推进招募计划,在哈马、霍姆斯和阿勒颇等地招募警察部队;2、在阿勒颇组建机动部队A1(A1 Unity),利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维护社会治安;3、在多省的区域中心城市组建机动力量,并与农村地区的治安委员会建立协调互通机制,确保治安事件的快速处理;4、参与组建了近期执行叙利亚海岸地区的维稳行动的第400师,并将第400师作为其维稳机动力量使用。
三是国防力量的重建。去年12月的政权更迭标志着叙利亚前政权武装力量的瓦解,随后过渡政府基于"沙姆解放阵线"下属部队为班底组建多支武装部队,在叙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实现军事控制,但仍面临技术兵器缺失、人员缺额扩大和军事派别复杂等现实问题。
当前叙利亚国防力量的重建具有以下成果:
第一,核心战力的整编。当前叙国防部基于2024年7月"叙利亚救赎政府"实施的改编政策,将原"沙姆解放阵线"第2师改编为国防部第103师,将第4师改编为第133师,将第5师改编为第400师,这使得原有部队(编制上仅相当于旅级部队)在改编后编制得以扩大(改编后编制规模达到师一级)。上述武装力量包含大量活跃在叙利亚的外籍武装组织,拥有较强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名义上隶属于国防部,实际上受"沙姆解放阵线"的指挥,未来或将发展成类似共和国卫队的直属武装力量,上述部队现负责伊德利卜至霍姆斯一线核心控制区的防务工作。
第二,技术部门的重建。由于以色列的空袭摧毁了叙利亚的大部分技术兵器,叙新国防部将剩余的直升机等技术兵器集中于拉塔基亚并重建空军和海军军事力量。
第三,地方师的组建。2025年2月7日,叙国防部宣布,已在首都大马士革、哈马、霍姆斯、德拉、伊德利卜和帕尔米拉组建地方性军事单位,并开始招募兵员以重组本土军事力量。
2.政治重组
一是与库尔德武装达成政治和解协议。3月11日,叙利亚过渡政府领导人朱拉尼和库尔德武装领导人马兹鲁姆签署一项关于军队合并和维护领土统一的原则性文件。自3月14日开始,库尔德武装根据达成的协议每日向霍姆斯炼油厂运输10000桶原油以满足叙西部地区的能源需求。
3月19日,在美国斡旋下,过渡政府在哈塞克与库尔德武装进行多轮谈判。4月1日,双方签署重要协议,库尔德武装从阿勒颇北部库尔德聚居区撤出正规武装部队,双方承诺在阿勒颇省释放所有被捕的囚犯,并成立一个协调委员会建立阿勒颇市和叙利亚东北部库尔德武装控制区之间的沟通渠道。
二是召开全国对话大会并通过新宪法。1月30日,朱拉尼正式宣布担任"叙利亚过渡政府总统"。2月26日,过渡政府召开"叙利亚全国对话会议"以推进政治和解进程。3月1日,出台第一版新宪法,内容包括维持过渡状态5年、解散现有宪法法院、伊斯兰教法为叙利亚立法的主要来源等内容。
三是组建新内阁。3月29日,过渡政府首任内阁成立。与前政权时期的内阁相比,新内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根据宪法规定,内阁向总统负责,政府不再设立总理一职;
第二,构成发生结构性变化,过渡政府内阁共有23名成员,较前政府时期(29人)有所精简,一方面新设应急管理部和体育部等新部门以响应国家需求,另一方面成立综合性部门以整合国家机构,比如新成立的能源部整合了前政权多个涉及能源领域的部门,再比如将国家贸易和消费者保护部与经济和外贸部并入经济和工业部;
第三,内阁成员均衡性进一步加强,与前政权的内阁组成相比,新内阁成员来自全国多个省份,库尔德族拥有2个席位,德鲁兹族拥有1个席位;此外,党派归属也更加均衡,成员平均年龄更加年轻。
3.外籍斡旋取得诸多成果
一是巩固邻国关系。在叙土关系上,土耳其外交部长等政府高官出访大马士革,与过渡政府达成多项经贸、军事和政治合作协议,驻扎在伊德利卜和阿勒颇省的土耳其军队开始撤出叙利亚,并扩大了针对叙利亚的能源供应规模。
在叙伊关系和叙黎关系上,一方面,叙利亚和伊拉克在劳工问题、涉恐人员遣返以及宗派主义冲突上存在分歧,对此2024年12月16日伊拉克情报总监哈米德·沙特里访问叙利亚。今年3月14日,叙利亚过渡政府外交部长希巴尼抵达巴格达进行正式访问,加强两国交流。
另一方面,针对近期爆发的边境冲突问题,3月18日黎巴嫩和叙国防部宣布双方同意在叙黎边境实施停火;28日,在沙特斡旋下,叙黎两国国防部长在利雅得签署边境划界合作协议,同意建立联合委员会磋商确定陆地和海洋边界,并解决叙利亚难民回流问题。
叙利亚4月30日势力分布图 Liveuamap
二是加强区域合作。当前,叙利亚过渡政府积极通过沙特、阿联酋、卡塔尔、欧盟和美国等域内外大国展开外交活动,重构外交关系,为叙利亚国内重建争取国际支持,并寻求外界解除针对叙利亚的经济制裁。
在与美国的外交活动上,叙利亚过渡政府多次声明愿与美国展开外交磋商以解除经济制裁。1月6日,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颁布制裁豁免令,旨在六个月内向叙利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3月22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表示,美国正在考察叙利亚过渡政府的政治活动,无意解除制裁,但会在金融领域放松管制。
在与欧盟的外交活动中,1月3日,德国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博克与法国外长让-诺埃尔·巴罗特访问大马士革,并与过渡政府领导人朱拉尼会面。3月20日,贝尔博克再次到访叙利亚并宣布开放德国驻大马士革大使馆。
此外,1月17日,欧盟平等、准备和危机管理专员哈吉·拉希卜到访叙利亚,并宣布欧盟将为叙利亚提供总额为2.35亿欧元的新人道主义援助。2月24日,欧盟宣布暂时解除针对叙利亚石油和运输部门的制裁,将叙利亚4家银行和叙利亚航空公司移出制裁名单,允许向叙利亚央行注入银根,并提供金融和人道主义援助。3月17日,叙外交部长阿萨德·希巴尼出席第九届布鲁塞尔会议,会上,欧盟地中海事务专员杜布罗夫卡·苏伊卡表示,欧盟承诺向叙利亚提供58亿欧元的经济援助。
4.经济活动有所好转
一是战争状态的结束。叙利亚内战的结束表明战时所存在的"关卡经济""走私经济"等战时经济进入历史时期,叙利亚货物流通成本降低60%~70%,有效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例如战争结束后阿勒颇地区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下降,一吨水泥的价格从2024年的200万叙利亚镑降至约120万叙利亚镑,降幅达到40%。
二是制裁的放松。随着欧盟和美国放松了针对叙利亚的经济制裁,叙利亚的进出口活动有所恢复,多艘运载二手车、石油和天然气的轮船抵达拉塔基亚港口;2月23日,哈马"3号"水泥厂(日产能3300吨)恢复生产。4月6日,一艘载有11000只羊的船只从塔尔图斯港出口,表明叙利亚贸易流通环节开始逐渐恢复。
三是金融活动的稳定,过渡政府成立后,欧美国家解除了针对叙利亚金融、能源和运输等机构的部分制裁。1月17日,欧盟就解除叙利亚制裁制定了相关路线图。3月6日英国宣布解除针对叙利亚央行等24个实体的制裁措施。此外,外汇通道的改善和海外资金的回流进一步加强了金融的流通性,叙利亚镑兑美元大幅升值并稳定至10500-12500:1。
不稳定因素远未消失
尽管叙利亚过渡政府在军事重建、政治重组和经济恢复三个领域取得一定进展,但在大规模内战刚刚结束的背景下,仍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
一方面,长期内战导致的宗派主义加剧了派系之间的矛盾和隔阂,针对少数族裔的种族迫害事件频发,部分族裔割据一方的情况现实存在。另一方面,叙利亚经济重建急需大量资金,在当前外援输入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稳定经济基本盘,确保社会收入水平是非常严峻的问题。此外,恐怖主义活动呈现新形势,对全球反恐活动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1.央地矛盾问题悬而未决
当前,叙利亚过渡政府与德鲁兹族占主体的苏韦达省、库尔德族占主体的叙利亚东北部(幼发拉底河东部)和阿拉维族占主体的海岸地区关系仍处于紧张状态,一方面,激进逊尼派分子针对阿拉维族和德鲁兹族的无差别攻击,迫使上述少数族裔采取"军事自控、政治自治"的手段予以保全,地区高度自治的现状短期内无法扭转,央地矛盾依然无法取得根本解决。
叙利亚战乱和屠杀并未完全停止
此外,由于叙利亚过渡政府下属派系复杂,部分军事组织自成一派,拒绝接受叙国防部的指令。例如,德拉省反对派武装高级头目艾哈迈德·奥达率领的部队仍实际控制着约旦-叙利亚边境一带,拒不接受国防部的整编。
2."伊德利卜模式"无法持续
有部分学者指出,叙利亚政权更迭的本质是"伊德利卜经济模式"在与"大马士革经济模式"的竞争中所具有的制度性优势。叙利亚的"伊德利卜模式"拥有三个核心特征:一是外部力量的强输血,二是新自由主义下的市场经济,三是低关税下的物流低流通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土耳其乃至西方国家的强力输血,以及美国针对叙利亚前政权的经济制裁是导致政权更迭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叙利亚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困境。第一,叙利亚仍未摆脱《凯撒法案》的影响。国家经济仍面临广泛制裁,域内外国家的经济援助仍未实质性到位,"伊德利卜模式"难以在叙利亚全境进行推广。根据联合国提供的数据,超过一半叙利亚人流离失所,90%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24年预计有1670万人口依赖人道主义援助,重建所需资金将达到2000亿美元。
第二,支柱产业遭到重创。当前过渡政府所依靠的两大支柱产业(油气和农业)遭到战争重创,难以恢复至战前水平。以农业为例,当前叙利亚面临粮食产量不足、土地利用率低、种植成本高等现实问题,仍需通过进口粮食满足需求。
同时,叙利亚石油资源不断枯竭,对天然气的依赖进一步加剧,但叙利亚日天然气产量已从2010年的3000万立方米下降到2025年初的910万立方米。但战争和外部制裁阻碍了能源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导致叙利亚仍需通过卡塔尔和土耳其运输原油以满足日常需求,除伊德利卜和阿勒颇部分地区(土耳其电网供电)以外地区的供电能力处于最低水平,严重阻碍了经济复苏和产业重建。
3.宗派问题愈演愈烈
由于长期内战、宗教激进化和外部渲染,当前叙利亚族群和宗教矛盾激化,对阿萨德政权"沙比哈"民兵的清算、对少数群体(例如基督徒)的洗劫、对阿拉维派/什叶派宗教设施的破坏,以及对前政府士兵的法外处决等事件频繁发生,诸多抵抗武装保持活跃,社会治安仍无法得到保障。
2024年12月下旬,哈马省、霍姆斯省西部、阿勒颇省和沿海省份的阿拉维派圣地与遗迹,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基督教设施遭到大规模破坏。今年3月初,更是出现了大量平民被杀的血腥事件,前政权抵抗组织"海岸盾牌旅"发动大规模袭击,多次攻击叙利亚过渡政府公安人员,随后的冲突导致大量平民被杀,针对西海岸村庄的大规模屠杀频繁发生,根据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SOHR)报告,西海岸地区超过1500名平民被杀。
4.地缘政治冲突背后的国家权力博弈
当前,叙利亚正处于东地中海地区地缘政治冲突,土耳其与以色列针对叙利亚所在的沙姆地区展开利益争夺。
以色列轰炸叙利亚 视频截图
以土耳其视角来看,打击恐怖主义、促进难民回流和增强地区影响力是土耳其针对叙利亚的主要三大政策出发点。对此,叙利亚过渡政府成立后,土耳其积极与其展开双边活动,今年1月20日土耳其重启位于阿勒颇的领事馆。2月4日,朱拉尼访问土耳其,双方就防务合作协议达成初步协议,土耳其将在叙利亚中部T-4空军基地部署战斗机和防空系统,并向叙利亚过渡政府提供军事装备和训练。3月5日,土耳其新任驻叙武官开始在大马士革使馆任职。
但从以色列视角来看,亲土耳其的叙利亚过渡政府上台不利于维护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因此以色列积极针对叙利亚展开军事行动,一方面将叙利亚南部三省列为安全区,派遣军队蚕食叙利亚领土,并拉拢叙苏韦达省的亲以德鲁兹群体。另一方面,以色列针对叙利亚军事目标频繁发动空袭,摧毁叙利亚技术兵器,并强烈反对土耳其军事进驻叙利亚。由于政权更迭和技术兵器的大量损失,叙利亚军事能力遭到大幅削弱,无法反击以色列的空袭行动。
由于土耳其和以色列加强了针对叙利亚的渗透和影响程度,叙利亚北部和南部边境地区不同程度处于他国控制或深度影响之下,叙利亚国家主权在地缘政治冲突中不断遭受侵犯,国家分裂的情况仍持续存在。
5.恐怖主义活动形势复杂多变
第一,以"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为代表的全球恐怖组织尽管此前遭受严重打击,但近年来其活动能力有所恢复,活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外溢问题凸显。随着叙政权更迭,大量拘押在监狱的"伊斯兰国"组织成员被释放,部分成员回到邻国意图发动恐怖袭击,对相关国家的安全态势造成严峻威胁。
此外,库尔德武装对幼发拉底河东岸的控制力度减弱,以"伊斯兰国"家属为核心的"霍尔"难民营的遣返进程成效不足,伴随美国在叙利亚的战略收缩,导致"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东部地区的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美国中央司令部曾在2024年7月警告,"伊斯兰国"组织正试图重组并占领广袤的无人区,如果不加以限制和打击,该组织在人口聚居区的影响力将不断扩大,从而建立新的极端政权。
第二,部分亲"沙姆解放阵线"的恐怖组织随着政权更迭实现身份"洗白",组织呈专业化建制化发展。今年1月1日,叙利亚过渡政府国防部宣布第一批48人的授衔名单,其中共有6名外籍恐怖分子获颁军衔。
阿尔巴尼亚圣战组织Xhemati Alban领导人阿卜杜勒·贾沙里被授予上校军衔。"东伊运"组织领导人扎希德(叙利亚化名:Abdulaziz Dawood Khudaberdi)被授予准将军衔,该组织二号人物毛拉纳·塔尔松·阿卜杜萨马德(Mawlan Tarsoun Abdussamad,化名)和阿卜杜萨拉姆·亚辛·艾哈迈德(Abdulsalam Yasin Ahmad,化名)被授予上校军衔。乌兹别克与吉尔吉斯族恐怖组织"认主独一与杰哈德营"领导人赛义夫·丁·马穆尔(叙利亚化名:赛义夫·丁·马穆尔·穆罕默德·塔吉利)被授予上校军衔。塔吉克斯坦籍恐怖分子赛菲丁·塔吉博耶夫(Saifiddin Tadjiboev)被任命为国防部作战处长,授予上校军衔。
2016年的朱拉尼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活跃在叙利亚的亲"沙姆解放阵线"的恐怖组织主要来自高加索、俄罗斯、南欧和中亚地区,其中组织规模较大的多支组织领导人皆被授予军衔,表明恐怖组织与叙利亚过渡政府的紧密联系。
总体来看,"沙姆解放阵线"在夺取政权后继续依赖过往松散的部队组织架构,将下属武装团体直接授予番号,而不是组建现代意义的正规武装部队,也无意边缘化内部仍采取"圣战主义"意识形态的恐怖组织。
因此,目前在新政府军组织内的各个部队,虽然名义上接受国防部管辖,但仍保持原有独立性,内部领导和成员实际上没有发生变更。原先隶属于"伟大征服"指挥部(政权更迭前"沙姆解放阵线"用于统筹不同组织军事活动的一个协调机构)框架的小型恐怖组织更不受管控,如2025年2月,叙利亚新成立一个专门残杀阿拉维派平民的组织"Saraya Ansar Sunnah",该组织在两个多月内杀死超过100人,但叙利亚过渡政府忽视其存在,默许恐怖袭击的进行。
总结
自去年12月以来,叙利亚经历了巨大变化。在西方和土耳其等国的支持下,叙利亚过渡政府取得了名义上的全国统治权,并由于制裁放松和周边国家支援使得叙利亚国内并未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但是叙利亚远未完成统一,内部央地矛盾和恐怖主义压力依旧。
联合国虽然升起了叙利亚过渡政府旗帜,但是叙利亚多久能完成国家统一,解除恐怖主义威胁,并走上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依旧需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