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还没到,各大电商平台就开始摩拳擦掌了。今年京东的操作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居然选了杨笠当代言人,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杨笠这个名字一出来,京东的男性用户就炸锅了。退货的退货,取消会员的取消会员,京东的微博评论区直接沦陷,最后只能关评论保平安。这下好了,双11还没开始打,京东先自己给自己来了一记重拳。

杨笠:从脱口秀演员到"男性公敌"

说起杨笠,这位姐姐可真是个"狠角色"。原本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脱口秀演员,一夜之间因为一句"普信男"就火遍全网。她那句"男人还是要有点儿用的"更是成了金句,让无数男性网友直呼"扎心了老铁"。

杨笠的段子大多围绕男女话题,尤其喜欢吐槽男性。比如她说过:"男人分三六九等,但是连最差的男人都觉得自己是最好的那一等。"还有:"男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会自我安慰的生物。"这些言论在女性观众中广受欢迎,但也让她成为了许多男性眼中的"公敌"。

有人说杨笠是在宣扬极端女权主义,也有人说她只是在表达女性的真实想法。不管怎么说,杨笠的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媒体报道称,杨笠因为这些言论已经失去了多个代言和综艺机会。但这次京东偏偏选中了她,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京东的营销策略:押宝还是押错?

京东这波操作属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作为一家以3C数码为主打的电商平台,男性用户一直是京东的主力军。选择杨笠作为代言人,这不是等于自断财路吗?

有分析认为,京东此举是想借杨笠的争议度来炒作,毕竟没有关注度的广告等于零。但这种"负面营销"的策略显然弄巧成拙了。京东的社交媒体账号被愤怒的男性用户"占领",评论区里全是"永不再买"、"取消会员"之类的留言。最后京东只能关闭评论功能,这下可好,连与用户沟通的渠道都没了。

还有人猜测,京东是想借此吸引女性用户。但问题是,杨笠虽然在女性群体中有一定人气,但她的言论也并非所有女性都认同。更何况,得罪了男性用户就能讨好女性用户吗?这种"此消彼长"的逻辑未免太过简单化了。

用户反应:从抵制到取消会员

京东这波操作可把男性用户们惹毛了。网上到处都是抵制京东的呼声,有人甚至晒出了取消京东plus会员的截图。一位网友吐槽道:"我用了京东十多年了,没想到最后是因为一个代言人而放弃它。"

还有人表示要把家里所有从京东买的东西都退掉。一位自称是程序员的网友说:"我们公司每年在京东上的采购金额高达几百万,但如果他们继续用杨笠代言,我会建议公司换个平台。"

当然,也有人觉得大家反应过度了。一位女性网友说:"不就是个代言人吗?有必要这么玻璃心吗?"但这种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了抵制的浪潮中。

电商平台的代言人困境

京东这次踩雷,其实也反映出了电商平台在选择代言人时的困境。一方面,他们需要有话题度的代言人来吸引眼球;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因为代言人的争议而得罪用户。

回想前几年,某知名电商平台因为选择了一位有"辱华"争议的明星做代言人,结果被网友们抵制得体无完肤。还有另一家平台,因为代言人卷入了劈腿丑闻,不得不紧急换人。这些案例都说明,代言人的选择关乎一个品牌的生死存亡。

其实不只是电商平台,现在很多品牌在选择代言人时都变得异常谨慎。有业内人士透露,现在签代言人合同时都会加上"道德条款",一旦代言人出现负面新闻,品牌方可以立即解约。但问题是,像杨笠这种本身就具有争议的人物,到底该不该成为代言人呢?

我的看法:得罪用户的代价

说实话,我觉得京东这次真的是自作自受。作为一个以男性用户为主的平台,选择一个"男性公敌"做代言人,这不是自找麻烦吗?虽说现在是流量为王的时代,但也不能为了流量不顾一切吧?

而且,我觉得京东低估了男性用户的影响力。男性用户不仅是京东的主力军,很多还是家庭的"采购部长"。得罪了他们,就等于得罪了整个家庭的消费力。这种代价,值得吗?

不过话说回来,这件事也反映出了我们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什么杨笠的言论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为什么一个代言人就能让那么多人决定抵制一个平台?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总之,这次京东的"杨笠风波"给所有品牌都敲响了警钟。在选择代言人时,不仅要考虑话题度,更要考虑用户感受。毕竟,再大的流量也比不上用户的真金白银。京东这次栽了跟头,希望其他品牌能引以为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