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参议院的会议上再次表示,他将在二战结束80年之际发表对战争的"个人见解",这让日本一些右翼势力开始紧张。在日本民间和政坛整体"向右转"的今天,一位看起来显得不是那么右的首相,能防止日本重蹈军国主义覆辙吗?

时间回溯到1995年,在二战结束50年之际,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了著名的"村山谈话",他在谈话中承认,日本二战时"在国策上犯了错误,走上了战争的道路",同时也向遭受侵略的国家表示了反省和歉意。

这是日本政府首次以首相名义,正式承认殖民统治和侵略历史,并明确表达深刻反省和道歉。它正视了日本作为加害者的责任,也为日本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受害国的和解奠定了基础。

这以后中日和日韩之间的经济、产业与人文合作,也出现了新的局面。

之后,日本历届政府每过十年,就会由首相来发表历史问题谈话。不过从1995年的"村山谈话",到2005年的"小泉谈话",再到2015年的"安倍谈话",出现了逐渐右倾的苗头。

左翼进步人士村山首相开启的和平潮流,如今已经被日本甚嚣尘上的右翼思潮压制。早在2010年代就有右翼叫嚣要"粉碎村山谈话"的口号,而日本过去十几年内,再没有出现过左翼首相。

今年是二战结束80周年,按理现任的首相也该发表这种谈话,但执政的自民党内有人担心,石破茂跟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口径会出现差异,导致之前对国民精心构造的"二战史观"出现漏洞。

首相关于二战历史的谈话,其实是日本内阁达成一致之后的产物,这次日本执政党内不希望石破茂发表官方谈话,说明关于历史问题,内阁并没有达成一致。而他们认为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恰恰就是石破茂本人。

石破茂虽然按照政治光谱也是右翼,但在历史问题上的认识与安倍不同,至少他承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以及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这或许就是自民党内不希望他以首相身份发表正式谈话的理由。

如果日本更多国民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在历史上有过这样的罪行,去探究当年被军国主义者裹挟的普通人的悲惨命运,那今天的日本右翼在动员国民时就会遇到更大的阻力。

在日本国内经济前景不妙之际被推出来的石破茂,本身作为首相的支持率并不高。石破茂选了4次自民党总裁,直到2024年第五次才选上,长期被视为"非主流派"。在党内他虽是第六大派系"水月会"的掌门人,但该派系规模只有约20人,远逊于麻生派、岸田派等传统大派系。

尽管在自民党内并不算是"顶流",但石破茂毕竟现在仍是首相,他还是在努力准备这次谈话。这其中当然会有为自己的派系,捞取政治资本或者说"统战价值"的成分在,但可能也确实有些自身的责任感起作用。

石破茂引用已故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的话称:"引导我走上政治道路的田中先生曾说过'只要参加过那场战争的人还在国家核心位置,这个国家就不会出问题。但当这些人都不在了,就令人担忧'。我对此深有同感。"

按照NHK援引政府相关人士的话报道称,石破茂战后80周年的"个人见解",预计将在继承历代内阁历史认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战争爆发的背景,并阐明实现和平的路径。

在石破看来,要实现和平应该需要先强军。所以虽然对历史问题相对客观,但他主张强化日美同盟、扩充军备(如将自卫队升级为"自卫军")。

在这点上他未必不能赢得一些国内支持,日本很多大企业在二战时就曾经是军工巨头,战后也一直生产武器装备。如果武器方面上有更多的国内外采购订单,他们是有可能支持石破茂的。

同时一些政治人士和这些企业也有千丝万缕的利益瓜葛,他们作为受益者,也不太会唱反调。

至于这是否真能让日本"走上更安全的道路",就很难说了,得看万一成功扩军之后,这支军队会以什么样的原则去使用。若是专守日本防卫,不介入周边事态,那么和平是有可能的。

但如果日本不能深刻认识到二战的错误并不是没打赢,而是一开始目的都有问题,那在内部右翼烘托,外部美国拉拢下,重蹈覆辙的可能性会不小。

有一点可以比较确定的是,若是日本再次走向对外用兵的道路,这次等着它的,会是比二战还要惨淡的结局。但以现在的世界力量对比来看,再战败一次,或许反而能让日本彻底摆脱军国主义,走上持久和平道路。